小核桃托起乡村振兴梦厦门助力左贡产业发展再结硕果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小核桃托起乡村振兴梦 厦门助力左贡产业发展再结硕果
赴乡镇收购核桃,为农牧民解决核桃长期滞销难题。(厦门援藏队供图)
厦门综合考察团一行、左贡县委书记常红强现场观摩玉曲鹭核桃油试生产现场。(厦门援藏队供图)
台海网5月20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我宣布,左贡旺达食品有限公司玉曲鹭核桃油试生产正式开始!”5月16日,随着车间机器的一阵轰鸣声,西藏左贡厦门夯达产业园中工人们忙碌起来。生产线上,一颗颗坚硬的山核桃经过压榨、精炼,化身金丝绸般的核桃油,车间弥漫着醉人的核桃香。
当天,厦门夯达产业园核桃油生产线启动仪式在这里举办。厦门市对口支援办副主任、发改委一级调研员郑小明,左贡县委书记常红强,县委副书记、政府常务副县长黄新聪出席仪式。
引资引才添动能 走出致富“新路子”
郑小明表示,厦门援藏始终强调要把帮助当地产业发展摆在援藏重中之重的位置,要可持续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要通过产业项目促进民族融合,“核桃油项目就是这样的一个好项目,有前景的项目”。
郑小明口中的核桃油项目正是依托厦门夯达高原特色产品加工园落地投产。据介绍,由厦门援建的厦门夯达产业园一期项目投资3500万元,占地面积77.6亩,建筑面积7761平方米。项目引进国内先进的山核桃精炼设备,采用一级液压、二级螺旋压榨技术,年加工核桃可达500吨。
目前,厦门夯达产业园一期建筑工程已全部完工,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今年6月实现量产,带动10余名大学生、20余名农牧民就业,2000多户农牧民增收,并将根据销售和市场情况,逐步扩大规模,辐射左贡以外的其他县。
为培育左贡核桃特色产业,推进核桃油项目有序推进,厦门市引财更引“才”,派出左贡厦门夯达产业园运营团队,纳入厦门援藏队统筹管理。左贡县委书记常红强表示,很感谢厦门派来了懂生产、会经营的国企援藏干部,核桃油项目促进了群众增收,也一定会助力左贡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前头、做表率。
不仅如此,这些来自厦门的能人还在当地建立师徒结对制度,一对一“传帮带”。此外,厦门还支持左贡选派培养对象赴厦门相关国企工作实习、培训交流,改“输血”为“造血”,为当地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援。
从采购左贡当地核桃,再到进入生产线精细加工,一条完整的核桃产业链离不开销售环节。想在前,干在前,厦门市将通过开放销售平台、扶贫产品消费协作政策支持等方面打通销售渠道,帮助左贡核桃走出一条致富“新路子”。
厦门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队长,左贡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黄新聪宣布试生产仪式正式开始。(厦门援藏队供图)
精准扶贫解难题 架起两地“连心桥”
得益于当地特殊的生长环境,左贡核桃具有维生素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等特点。目前,左贡核桃年产量约1250吨。过去,左贡群众直接售卖核桃,一旦遭遇市场波动,难免面对滞销风险,小小核桃让当地群众又喜又忧。
小核桃“撬动”大市场,也架起了厦门、左贡两地“连心桥”。厦门夯达产业园核桃油生产线的启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左贡核桃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更有效解决了当地核桃的阶段性滞销问题。
启动仪式现场,左贡县中林卡乡党委书记郭敏代表中林卡乡各村合作社送来锦旗,传达了当地群众对帮助解决滞销核桃问题的感激之情。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的收益还将按照一定比例分红给左贡县10个乡镇原来脱贫攻坚期间确立的建档立卡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这也是厦门投入建设夯达产业园的初衷之一。”厦门援藏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左贡核桃油商标名称定为“玉曲鹭”,“玉曲”是左贡的母亲河,“鹭”取自厦门别称“鹭岛”,蕴含着厦门、左贡两地一家亲的真挚情感。一瓶瓶金灿灿的核桃油,不仅承载帮助左贡群众增收致富、促进核桃产业升级的热切期待,更是厦门援藏人通过产业项目的实施,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一个缩影。
此前,厦门援藏工作队在左贡打造“藏东头部包”的特色品牌;扩大当地葡萄种植面积,打造左贡葡萄酒全产业链;推动藏香猪搭乘扶贫快车,实现藏香猪入闽零的突破……变输血为造血,让产业扶贫在雪域高原开花结果。
厦门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队长,左贡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黄新聪说:“援藏工作是接力棒,一棒接着一棒。我们这批援藏即将期满,产业援藏是蕞有含金量的接力棒内容之一,一定要全力推进,顺利交接,切实把发展当地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落到实处,落实可持续发展。”(记者 李霖 通讯员 王沁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厦门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