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火炬高新区高擎创新火炬照亮发展之路
从一片荒芜的城郊到“一区多园”的科创高地,从百业待兴到集聚超2.5万家企业,连续八年位列福建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头部、在178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列第11位……厦门火炬高新区成立三十多年来,凭着“拓荒牛”的闯劲和韧劲,持续开拓创新。
回望厦门火炬高新区三十多年发展轨迹,产业园区的每一次落子,都与厦门城市的成长路径高度契合,加速形成跨岛发展大格局。
200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厦门火炬高新区从1平方公里扩大到13.75平方公里。在跨岛发展的引领下,火炬高新区首次出岛,同年8月,火炬(翔安)产业区通用厂房开工。不到180天,94栋现代化标准通用厂房拔地而起……如今的火炬(翔安)产业区企业成群、产业成链,聚集了友达光电、冠捷、ABB、天马等规模企业。
当厦门加快推动岛外新城建设时,厦门软件园也跨出厦门岛,在集美建设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软件园三期。随着空间扩展,厦门软件园驶入发展快车道,成为全省首家突破千亿元的专业软件园区。截至今年11月,厦门软件园三期累计注册企业近1.2万家,企业员工超7万人。
近年来,位于厦门东北部的同翔高新城快速崛起,以天马6代AMOLED、中创新航、海辰储能等百亿级项目为代表的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在这里,嘉戎技术、环创科技、著赫科技等优质企业在此谋划新篇。目前,园区已集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不久前,2023天马全球创新大会和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厦门举办,吸引全国显示行业的顶级科学家和一流企业家参与。作为该市显示产业大型企业,天马于2011年落户厦门火炬高新区。近3年来,天马先后在火炬高新区投建了柔性AMOLED工厂,以及天马首条专精于中小显示领域的8.6代高世代生产线等重磅项目。十多年间,天马在厦门累计投资额超1000亿元,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助力提升产业链群竞争力。
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像天马这样的企业激发“链式效应”的例子不在少数。三十多年来,火炬高新区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使命,围绕产业链招引、培育优质项目,推动产业实现从“0到1”、从“1到多”。
目前,火炬高新区重点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涵盖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服务四个细分领域)、机械装备(电力电器)产业、新能源产业等产业链(群),以及人工智能、新材料、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医药与智慧健康等产业链(群)。
人才是头部资源。截至目前,火炬高新区有各类创新创业人才3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才18万多名。
放眼全球,以赛引才。中国厦门海外创业大赛是火炬高新区近年来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厦创新创业、探索招才引智新路径的一项重要举措,至今已经连续举办6届。其中,首届大赛引进的1名国际化人才入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其落地项目获得近千万元的政策资金,目前估值已近20亿元。
搭建平台,精准育才。厦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火炬园)作为该市重点打造的首批市级产业园,已解决高新区企业用工超2000人次;工业机器人培训中心已培养百余位技能型人才,为产业人才梯队“蓄好水”;高新区与IBM共建“Watson Build创新中心”,为园区数字化人才培养赋能,截至目前已服务园区企业200余家,累计培训超千人次。
在日前揭晓的2023年(第六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评选结果中,厦门火炬高新区报送的《市场化运作产教融合基地赋能园区数字化人才培养》案例从全国近1900篇投稿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3年(第六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优秀案例。
孵化创新企业就是孵化未来。近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聚焦新材料、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率先探索并实施“一个专业孵化器+一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一个协同创新院+一个产业园+一个产业投资基金”的“五个一”专业孵化服务模式,已成功打造火炬石墨烯、火炬物联网两个国家级专业孵化器。
其中,火炬石墨烯孵化器聚焦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材料专业细分领域,搭建了“众创-孵化-加速-产业化”的梯度孵化体系,精准滴灌。截至目前,该孵化器累计引进孵化上百个石墨烯新材料项目,产业化项目数量占福建省半数以上。
今年10月,“厦门火炬智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规划”正式发布,火炬高新区将通过“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培育路径,加速推动“火炬智能传感器与物联网创新基地”建设,并积极谋划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的选址和立项,完善传感器产业培育生态。
厦门火炬高新区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18块“国字号”招牌,是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厦门片区核心区。此外,厦门火炬高新区实施“一区多园”跨岛发展战略,建成了包括火炬园、厦门软件园(一、二、三期)、厦门创新创业园、同翔高新城、火炬(翔安)产业区等多园区产业发展大平台。
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聚集各类企业25000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1500家,占厦门市超40%。世界500强企业在火炬高新区设立项目62个;厦门10家年产值超百亿元制造业企业,火炬高新区占了8家。火炬高新区还有年营收超亿元企业超400家,瞪羚企业100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68家(含新三板)。建设各类创新平台200多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5个、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5家。(林露虹 管轩 刘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版权声明:本文由厦门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