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同安:祥和街道西湖社区拆违“腾地”近万平方米确保民生项目落地
打出 “走心 ”组合拳 跑出 “拆违 ”加速度
晨光熹微,惠风和畅。当头部缕朝阳照进同安区祥和街道西湖社区时,居民王大爷已早早起床。在他家门口,一条经过拓宽的“白改黑”沥青路平整通畅,干净整洁;以往社区内随处可见的铁皮房没了踪影,沿街道路变得宽广;重新规划后的“服务驿站”和摊规点,干净清爽,井然有序。
西湖社区如今井然有序,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拆除违章搭盖的强力推进。
连日来,西湖社区山坪里南侧城中村治理提升的项目现场,成批违章搭盖的铁皮屋已一一拆除,土地获得“解放”。在新规划中,它们或成为聚拢人气的特色街市,或是居民惬意休闲的口袋公园,西湖社区的“华丽转变”正徐徐发生。
导报记者了解到,由于历史原因,西湖社区存在一批老旧违章搭盖。今年3月以来,社区重拳出击,共拆除110余处违章搭盖,拆除违章搭盖面积约0.89万平方米,腾出土地面积约0.75万平方米,城中村治理提升工作卓有成效。
拆违工作,一头牵着城市发展,一头牵着居民利益。面对千家万户,面对民生诉求,西湖社区提出了“党员带头、群众跟上”的思路。“我在堂叔家磨了好多天,终于做通他的思想,主动把铁皮屋拆除了。”西湖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王建生说,堂叔家的铁皮屋月租金过万,一开始堂叔也不支持他的工作,在多次深入谈心后,堂叔才理解“舍弃小利,造福大家”的道理。
事实上,城中村治理工作除了“白加黑”的苦干,还要“亲帮亲,邻帮邻”的巧干,更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实干。西湖社区积极探索符合自身情况的“治理经验”,街道、社区成立了由街道包村组、社区两委和网格员组成的工作组,分组定责,开展入户政策宣导,引导居民主动拆违。
村委陈治和丈夫带头拆除自家车库和仓库约60多平方米。在社区两委、党员、居民代表等劝导下,居民王培育主动拆除院子里约60平方米的铁皮搭建。今年6月,居民王清白也主动拆除围墙内的铁皮屋。据悉,西湖社区需要拆除的违建近200处,居民自主拆除的超过七成。
远近知名的“西湖不夜城”,曾经存在油污乱排、垃圾乱堆等环境问题,居民深受困扰。而在不久后,“西湖不夜城”将被“集装箱街区夜市”取代。集装箱箱体将涂上彩绘图案,既时尚又富有同安特色,居民、游客将享受到更整洁、更规范的用餐和娱乐环境。
城市烟火气,点亮了消费新“夜态”,增添了社区活力与温度。此外,口袋公园、特色街区夜市、服务驿站等一批批民生项目也将相继落地,让西湖社区旧貌换新颜。
代建单位现场负责人潘俊旭介绍说,社区城中村更新提升项目共计16个,目前累计开工8个,其中山坪里入口景观、集散广场、服务驿站三个改造提升工程已完工,其余项目正稳步推进。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社区征拆工作等要素的保障到位。
截至目前,西湖社区已签订征地协议49.02亩。在房屋方面,14栋住宅房屋和23宗非住宅,都已全部签订征收协议。王建生介绍说,社区内有几处历史遗留的征拆老大难问题,也都借助此次征地拆迁攻坚战,得到了妥当解决。
征拆工作之所以能顺利、高效地开展,制胜秘籍是西湖社区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此外,社区还多次召开党群连心户主会,将城中村治理的重要意义向居民说清楚。西湖社区以党建带群建,以更接地气、更贴近群众需求的方式推进工作,确保了征拆任务高质量完成。
环境“好”起来”、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未来焕然一新的西湖社区,将更加缤纷多彩、更加宜居宜业。
导报记者郑炜通讯员郑素描林冬生赵菁菁夏海滨文/图
版权声明:本文由厦门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