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罗源湾:绿色钢厂智造一片新天地

admin9个月前 (09-27)厦门产业信息46

  宝钢德盛员工在5G智慧中心点着鼠标炼钢。

  厦门网讯 据福建日报报报道(记者 卞军凯 通讯员 刘舒婷 刘其燚 文/图)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漫长的季节》,主要场景在“桦林钢铁厂”呈现,勾起了人们对传统钢铁厂的回忆:灰蒙蒙的天空、黑乎乎的厂区环境、车间里挥汗如雨的工人师傅、上下班时汹涌的人潮……

  现在的钢铁企业,又是什么样子?近期,记者来到位于罗源湾开发区的宝钢德盛、罗源闽光等现代化钢铁企业,发现钢铁厂传统印象被完全颠覆:厂区毗邻大海,天空一片蔚蓝;处处绿树成荫、小草依依,还开辟了工业旅游线路;车间里人迹罕至,工程师们通过点击鼠标,利用5G技术实现远程操控机器人炼钢……

  如今,绿色、智能、链条等关键词,已成为罗源湾钢铁企业齐声高唱的主旋律,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2022年,罗源县4家钢铁龙头企业实现总产值557.58亿元,预计到2025年,总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

  道路整洁、花草遍地、绿意盎然……盛夏时节,记者走进宝钢德盛的厂区,一座绿意盎然的工厂呈现在眼前。“过去,厂区曾是烟尘弥漫的场景,绿化树木零零星星,现在大不一样了。”宝钢德盛公司环保部部长肖尚忠介绍,这几年,企业不断实施绿化美化、环境整治,厂区脱胎换骨,去年建成了工业旅游主题线路,形成了集绿色生产、产业观光、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研学实践为一体的旅游新业态。

  记者看到,在厂区车棚和厂房屋顶上,一排排整齐的光伏电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这是企业利用光伏发电为自己供应“绿能”。宝钢德盛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清洁介绍说,今年5月,厂区光伏发电(二期)工程顺利建成,现在光伏覆盖区域达80%以上,年发电量约36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4400吨、可减排二氧化碳25000吨。

  宝钢德盛的定位,是精品不锈钢绿色产业基地。如今,宝钢德盛不仅拥有绿色、低碳的“外表”,其内核更“绿”。日前,宝钢德盛炼铁厂镍铁高炉作业区的3号高炉顺利投产,这标志着镍铁高炉生产系统有组织超低排放项目全面完工。“3号高炉是一次超低排放与降本增效并重的技改实践。”肖尚忠介绍,经过改造,有组织排放达到环保超低排放要求,现场无组织排放得到有效治理,炉顶均压放散煤气回收利用预计年降本116万元。

  蔚蓝色的厂区天空,来自这种持之以恒的接续努力。目前,宝钢德盛先后完成高炉转型升级超低排放改造、炼钢除尘系统升级等绿色生产项目,现有工序的所有排放口全部满足超低排放要求。同时,引进了钢铁渣粉利用配套项目,可将副产品钢渣回收,提取的金属“卖回”宝钢德盛,其余尾渣可以制成水泥原辅材料,实现固体废物吃干榨尽,促进企业绿色循环发展。

  在罗源湾开发区,越来越绿的不只宝钢德盛一家。“现在的钢铁行业,已从过去关注产量和效益,转为追求低碳节能,这样的变化深入人心。”罗源闽光钢铁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潘建洲说,该公司在2018年就启动了产能置换项目,将落后的产能全部淘汰,实现设备的大型化、现代化和节能化,累计投入近百亿元,实施了113项环保治理和提升改造项目。

  “就拿罗源闽光二期的新2^#高炉项目来说,设计理念就是大型化、高效化、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潘建洲介绍,新2^#高炉项目配备一系列新设备、新工艺,采用了软水密闭循环系统,热风炉自动烧炉系统、炉顶均放煤气回收,底滤法水冲渣系统等先进技术,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并全部采用气力输灰清洁运输方式,工序能耗指标全部达到行业先进值。

  把钢铁生产线变成旅游风景线——罗源闽光也在忙着这件事。记者在厂区看到,游客通过专门设置的参观通道,可以参观自动化的生产线,近距离感受铁水钢花交融迸溅,亲眼看见如火龙般呼啸而出的钢材生产线,体验平时无法触及的钢铁工业魅力。“下一步,我们将朝着花园式工厂的目标持续迈进。”该企业工作人员说。

  “现在的钢铁厂环境这么好,和之前印象里的钢铁厂完全不一样。”日前,罗源县退休干部游可光在参观罗源闽光工业旅游主题线路时,一边发出感叹,一边拿出手机把一处处景点定格。

  机器人上岗,运用5G技术远程炼钢

  加料、测温取样、产品标识喷码、搬运……生产线上空无一人,一套操作却行云流水,原来是26台机械臂组成的“机器人团队”在炼钢。这些不知疲倦的员工叫“宝罗”,它们能够代替工人轻松完成一系列工序环节,也标志着宝钢德盛迎来“智慧炼钢2.0时代”。

  炼钢之前先要炼铁。“在很多人眼里,炼铁只是在高炉里把铁矿石熔融为铁水,似乎和机器人毫不沾边。但其实,钢铁行业今非昔比。”宝钢德盛制造管理部部长马玉龙介绍,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效率,已经成为钢铁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

  然而,与汽车等行业成熟的自动化生产不同,钢铁行业的“流程工业”属性和环境的特殊性,再加上业内经验匮乏,让大量“机器人团队”上岗并不容易。“机器人不仅要适应环环相扣的连续性生产过程,还要承受大载荷,抵御高温、振动、粉尘等干扰,要求很高。”马玉龙解释说。

  经过艰苦的技术攻关,宝钢德盛通过将现场工人操作经验大数据与理想出钢模型相结合,打造出48套智慧炼钢生产工艺模型,孕育出机器人“宝罗”。今年,“宝罗”正式上岗,工人们只需在后台轻点鼠标,智慧生产线就能完成“自动炼钢、自动出钢”的过程。

  “宝罗”上岗,会不会抢饭碗?马玉龙说,完全不需要这种担心,因为“宝罗”是工人的助手、伙伴,让工人从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的工序中解脱出来,将精力投入更高附加值的环节,大幅提高企业劳动效率以及人员安全系数。

  “从前,大家在50多摄氏度的环境下工作,厚厚的防护服总是湿了干、干了湿。如今,有了这些机器人加入,我从火花四溅的炼钢车间坐到了冬暖夏凉的智慧集控中心里,靠一台电脑就能完成工作。”炼钢厂员工王伟生说,曾经一起挥汗如雨的工友们,都转变为坐在办公室里的“鼠标炼钢人”。

  机器人上岗、点鼠标炼钢,得益于5G技术的充分运用。2021年9月,宝钢德盛5G智慧运营大楼建成投用。走进大楼的5G集控中心,在一面面大屏幕上,各生产环节的实时画面、数据尽收眼底。作为公司的智慧大脑,该中心实现了原料进厂、生产制造、成品出厂的全流程管控。

  智慧化生产,带来的效益立竿见影。“就拿‘5G+铁水一罐制’系统来说,它利用5G、北斗定位等技术,能够像导航一样自动规划蕞优路径。”马玉龙举例介绍,传统的人工铁水运输,罐车平均每天的周转次数为3.5次,而通过“5G+铁水一罐制”,日周转可提升至6.9次,仅能耗方面每年预估可省下185万元。

  高附加值的H型钢,在铁路建设等领域需求广泛,是罗源闽光钢铁公司的竞争利器。该公司已建成的年产130万吨H型钢生产线,属于国内先进水平,填补了省内大中型H型钢材生产线的空白。

  好马配好鞍。为了让制造更聪明、生产更高效,罗源闽光将这条生产线打造成智慧型生产线。该生产线负责人童以熊介绍,H型钢的特点是需要按照客户订单组织生产,“智能制造的优势凸显,可以按照客户需求进行特殊定制,出品速度快,再加上区位优势和售后服务优势,很快就打破了外省产品占据省内H型钢市场的局面,迅速打开了销路”。

  “智能制造是钢铁产业未来的趋势。‘十四五’期间,我们计划实现平均每百名从业人员拥有机器人15台,完成全流程钢铁智能制造行动计划。”潘建洲说。

  一炉铁水奔涌而出,钢花绚丽绽放——宝钢德盛的2500㎥高炉、炼钢连铸、1780mm热轧、1600mm酸洗等新生产线全面试生产。王清洁介绍说:“宝钢德盛将形成年产470万吨的产能规模,年产值预计突破400亿元,而且完成了从矿原料到不锈钢产品的全链条布局。”

  作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不锈钢产业战略的重要基地,宝钢德盛依托新生产线的先进工艺装备和生产技术,顺利完成从200系不锈钢到300系、400系高端不锈钢品种的飞跃,附加值大幅提升。王清洁说,公司的高端产品可覆盖航天航空、家电汽车等诸多下游应用领域。

  宝钢德盛的蓬勃发展,并非一枝独秀。林立的塔吊、轰鸣的机器、密集的项目……驱车在宝钢德盛厂区周围,多个项目如火如荼地建设,不锈钢版图不断扩大。

  这再一次打破了人们的传统印象。“过去的钢铁企业,往往是一厂独大、独领风骚,虽然实力强劲,却独木难成林,没有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一家钢铁企业的资深管理人员评价说。

  在罗源湾开发区,短板正在被打破——近年来,罗源县全力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发挥宝钢德盛、罗源闽光等龙头企业的磁吸作用,成功吸引宝太不锈钢、叙佑不锈钢、欧特阀门等一批下游项目落地,加速推动钢铁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对宝钢德盛而言,宝太110万吨冷轧项目的建成意义重大。“这是让高端不锈钢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一环。”罗源湾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柯汀标介绍,该项目能够借助宝钢德盛生产的高端不锈钢原料优势,就地进行深加工及精品化升级,生产出的冷轧卷可以完全覆盖所有下游不锈钢制品企业的加工需求,填补了罗源湾钢铁产业链空白。依托这一巨大优势,罗源湾开发区未来有望吸引不锈钢餐厨等一大批不锈钢制品企业落地。

  福建宝太不锈钢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连龙介绍,该项目共投资50亿元,分两期开展。目前正在进行一期场地平整,预计明年6月份一期厂房投产,投产后可新增产能110万吨,产值约150亿元,并带动增加产业链产值300亿元,提供数千个就业岗位。

  链条舞动产业兴。在罗源湾开发区,除了宝太110万吨冷轧项目,生产高品质不锈钢阀门的欧特特种阀门,生产不锈钢管材、管件、制品的叙佑绿色环保抗菌不锈钢管材管件项目等正在如火如荼加快建设,为绿色高端钢铁基地不断注入新动力。

  近日,罗源成功引进青山不锈钢精深加工生态产业园项目,预计总投资约50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招引无锡、佛山、温州等地不锈钢精深加工优质企业入驻,打造高标准化不锈钢精深加工产业园,建成集板材加工、表面处理、终端产品为一体的华东地区蕞大板材制品加工基地。

  “在舞动龙头、以商引商的同时,我们全力做好要素保障,着力解决企业的各项配套问题。”罗源县政协副主席,罗源湾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雷邦淼介绍,用地保障方面,实施腾笼换鸟,盘活低效用地,满足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基础设施方面,持续完善周边道路及桥梁;审批服务方面,成立工作专班,帮助企业做好前期审批工作,促进投资项目尽快建设。

  据介绍,下一步,罗源县计划筹办不锈钢企业年会,按照“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的思路,吸引更多的钢铁上下游企业前来投资建厂,加快钢铁产业链建设,努力打造罗源湾千亿绿色钢铁冶金基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罗源湾开发区的钢铁企业之所以颠覆人们的印象,是因为大步奔跑在产业转型的路上。

  如今,作为传统制造业的代表,钢铁产业告别“傻大黑粗”的原有发展方式是一种趋势。

  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战略,钢铁产业作为资源密集型、能源密集型产业,是落实“双碳”战略的重要战场。此外,钢铁是许多行业的重要基础性材料,汽车、建筑等下游行业对低碳用钢的需求,又传导给钢铁产业。与其被市场倒逼被动应变,不如主动求变,在转型中建立新的竞争优势。

  宝钢德盛、罗源闽光等一些钢铁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探索,树立了标杆。产业数字化,是钢铁产业今后在市场竞争中必须掌握的本领。

  前有标兵领路,后有市场倒逼,从全行业来看,钢铁产业的转型势在必行,并且已经全面开启。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调查,目前我国约80%的钢铁企业正在推进生产流程的转变,数字化转型初显成效。今年3月,工信部公布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钢铁企业“绿色工厂”总量增至116家,“绿色钢铁”在各地茁壮成长。此外,按照“厂区变园区”的思路,以钢铁企业为龙头集聚绿色低碳的下游企业,建设一条钢铁产业链,也是正在发生的新变化。

  钢铁产业的转型,既是一堂必修课,也蕴含着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钢铁企业应把转型作为挺进高端市场的主动进攻,调整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进而建立竞争新优势、跃上发展新台阶。罗源闽光的H型钢智能化生产车间、宝钢德盛向高端不锈钢产品的升级,都是这种思路的成功实践。

  绿色化、数字化、高端化……钢铁产业的转型方向和探索成果,值得更多传统产业思考和借鉴。纺织化纤、鞋服制造、机械设备等传统产业,在我省经济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具有较强的优势。如何在新的竞争环境中保持原有优势、开拓更大市场?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结合“数字福建”建设的扎实基础,主动引入数字化赋能,让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可以为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注入强劲动力。

  走好转型升级之路,传统产业才能实现现代化。在当前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产业应当以绿色、智能、链式发展的钢铁企业为榜样,应势而动、变中求进,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努力与数字经济等相关业态深入融合,达到“1+1>2”的协同效应,赢得新的市场空间,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厦门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一桥牵两岸:那头是厦门湾这头也是厦门湾

一桥牵两岸:那头是厦门湾这头也是厦门湾

  共饮一江水,共用一座桥,共结一湾缘。   秋日浅阳下,厦门湾海面波光粼粼,厦漳跨海大桥舒展出迷人的线条,向远方蜿蜒而去。桥上车辆南来北往,在厦门湾的“这头”与“那头”之间畅快穿梭。   今年9月底召开的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着眼加强区域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等各方面的协同发展,将“经济协作区”上升为“协同发展区”, 提出大力推进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

别错过!盘点2024年02月漳州漳州开发区12000-14000元㎡优质网红楼盘

别错过!盘点2024年02月漳州漳州开发区12000-14000元㎡优质网红楼盘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选房时我们经常从地段、户型、价格等方面入手,货比三家,了解透彻,才能选到称心如意的房子。好地段的房子抗跌力强,户型合适的房子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今天小编从价格出发,为您准备了漳州漳州开发区中等价格区间的热门楼盘,看看是否有您心仪的家把!   招商兰溪谷 总价80万起,抢约74㎡新品,高配精妆,拎包...

厦门同安市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2019年“竹坝经济开发区、大同街道、汀溪镇”农村公厕工程(成品公厕)公开招标公告

厦门同安市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2019年“竹坝经济开发区、大同街道、汀溪镇”农村公厕工程(成品公厕)公开招标公告

  货物/土地、建筑物及构筑物/构筑物/其他构筑物   厦门建兴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受厦门同安市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现对2019年“竹坝经济开发区、大同街道、汀溪镇”农村公厕工程(成品公厕)进行公开招标,欢迎合格的供应商前来投标。   项目名称:2019年“竹坝经济开发区、大同街道、汀溪镇”农村公厕工程(成...

厦门大学校区有几个

厦门大学校区有几个

  厦门大学有4个校区,分别为思明校区、翔安校区、漳州校区、马来西亚分校,思明校区地址为厦门思明南路422号、翔安校区地址为厦门翔安南路、漳州校区地址为厦门漳州开发区、马来西亚分校地址为吉隆坡南郊。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头部所华侨创办...

厦门市集美区实施“六大工程”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

厦门市集美区实施“六大工程”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

  集美区新闻发布会现场 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东南网1月13日讯(本网记者 李霖)为更好地服务青年群体,让青年在厦门集美区安居乐业,集美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的构想。1月13日上午,集美区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集美区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行动方案(2022-2025)》(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有关情况。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

厦门建设工地、企业等抢抓建设进度呈现一片繁忙景象

厦门建设工地、企业等抢抓建设进度呈现一片繁忙景象

  华夏电力一期机组等容量替代项目。   友达光电致力于车载显示产品的研发。   大溪源生态农场工人正在为果树施肥。   春节不停工,全年无假期,省重点项目华夏电力一期机组等容量替代项目正全力冲刺,计划于明年年底建成投产。该项目将建设1台600MW等级超...

厦门湾科技金融联盟在漳州开发区成立

厦门湾科技金融联盟在漳州开发区成立

  1月22日,厦门湾科技金融联盟在漳州开发区正式成立,这是福建省内首个融合科技金融要素的产业联盟。   据悉,该联盟由漳州开发区金融办、招商局漳州开发区有限公司、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孵化中心、招商证券厦门分部、招商银行厦门分行六方共同发起设立。由知名高校、金融机构、创投机构、金融科技企业、产权交易所、专业中介机构组成,旨在促进各联盟成员单位...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声明:,,,。详情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1990年12月由国家科委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在全市除海沧之外的5个行政区建设了8个园区。   Xiamen Torch Hi-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