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厦门日报》:高新技术领域吹响项目建设“集结号”

admin8个月前 (09-27)厦门产业信息20

  图为同翔通用厂房项目效果图。(火炬高新区供图)

  图为中航锂电项目效果图。(火炬高新区供图)

  昨日,中航锂电厦门二期项目开工。(本报记者 黄嵘 摄)

  本报讯 (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智明 李舜)昨日上午,位于同翔高新城的中航锂电厦门二期项目现场,随着一声令下,多台挖掘机隆隆作响,驶向作业点,施工队伍当即投入到紧张施工中。

  这是2021年头部季度全省重大项目视频连线集中开工活动的一幕。作为厦门集中开工视频连线项目,中航锂电厦门二期项目总投资50亿元,规划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计划建设高度智能化、绿色环保的动力锂电池和电源系统产业基地。项目投用后,将提高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水平,为进一步引进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延伸高端价值链、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下基础。

  开春以来,火炬高新区、同翔高新城吹响项目建设“集结号”,全力促进项目早开工、早见效。今年一季度,火炬高新区、同翔高新城开工项目共有12个,总投资额超81亿元,其中包括6个产业项目,6个基础设施配套项目。

  6个产业项目分别是:中航锂电厦门二期、得佳胜工业厂房及配套设施、同业楼二期项目、同翔通用厂房二期、海辰锂电研发及智能制造项目和厦门软件园三期I05地块。项目涉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将为我市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6个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分别是:厦漳泉区域气象中心工程(二期)、内田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同翔高新城白石山山地公园一期工程、同翔高新城同安起步区三期头部批场地平整工程、新厝小学、布塘小学。这些项目将助力完善火炬高新区、同翔高新城园区配套,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吸引力。

  中航锂电于2019年落户厦门火炬高新区,投资100亿元建设年产20GWh新型锂电池电芯生产线及配套模组生产线,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投资50亿元,截至目前已基本建成并投产,进入产能爬升阶段。二期项目投资50亿元,规划产能10GWh,力争于今年第三季度封顶,并于2022年第二季度建成投产。

  据中航锂电厦门公司负责人彭丹丽介绍,动力电池处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核心地位,是厦门市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一环。中航锂电两期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个年产能20GWh的先进电池和电源系统产业基地,实现年产值超130亿元,可吸引一大批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优质企业来厦落户。

  值得注意的是,中航锂电厦门二期项目开工比原计划时间提前了一年。“这背后离不开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同翔高新城片区指挥部等部门的贴心服务,他们为项目成立专班项目组,协调施工手续办理、施工图审查等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彭丹丽说。

  位于同翔高新城的海辰锂电研发及智能制造项目已于今年1月底开工。项目投资方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新型锂离子电池及其核心材料的研发、生产和经营,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公司致力于创造极致绿色能源存储技术产品,为全球能源供给提供清洁、高效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该项目包括锂电池生产车间、配建动力机房、配电房、总部大楼、研发大楼等,规划建设五条磷酸铁锂生产线年部分竣工投产,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5亿元。

  位于火炬(翔安)产业区的得佳胜工业厂房及配套设施项目,计划于本月下旬开工。该项目由得佳胜新加坡有限公司(简称“得佳胜”)独资设立,项目总投资1.26亿元,将建设新材料生产基地,计划于2023年竣工投产,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4亿元。

  作为一家专营粘接类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研发制造并提供解决方案的跨国公司,得佳胜已开发出拥有自主专利配方的耐高低温、导电和粘结三大类产品,在香港、泰国和越南等地设立了8家独立运营公司,为博世、新美亚、天弘、贝莱胜、三星医疗、新科宇航、极颖等全球客户提供产品和本地化服务。

  位于同集园的同业楼二期项目总投资1.45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0.7亿元,计划于2022年竣工。项目将建设标准化厂房,构建以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科技产业为主的新兴绿色环保产业园区。

  同翔通用厂房二期位于同安区布塘中路与石场东路交叉口东南侧,目前正在建设,该项目定位为人工智能产业园,计划引入相关高新产业。

  同翔高新城两所配套的六年制小学——布塘小学和新厝小学计划于3月下旬开工。这两所学校均位于同翔高新城五显片区,均计划设立36个班,助力进一步完善同翔高新城公建配套设施,优化招商载体,促进区域发展。

  网站识别码:3502000018

  闽ICP备16003678号-3

  版权所有: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主办: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承办:厦门市信息中心

  为确保蕞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厦门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MES智能制造执行系统-数字化智能工厂-深圳数本科技

MES智能制造执行系统-数字化智能工厂-深圳数本科技

  一山春色藏不住,蕞美人间四月天,在这春和景明的时节,4月20日,切削工具事业部举行精益生产二期第三季度表彰会。本次活动主要是对事业部爱岗敬业、努力拼搏、精益求精的先进制造工作者及团队进行表彰。 本次活动参与人员包括数本科技精益专家唐未根老师、精益顾问郑楚彬老师、王书伟老师,切削工具事业部总经理邹伶俐、切削工具事业部制造总监代平、金龙稀土稀土元素事业部生产总监杨少波、企业管理部经理欧...

中国(厦门)智能视听产业基地

中国(厦门)智能视听产业基地

  我是园区负责人,我要更新园区资料及联系方式。更新园区   中国(厦门)智能视听产业基地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厦门市集美区软件园三期C01,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

公司聚焦丨海辰储能M1智慧工厂正式投产年产能15GWh

公司聚焦丨海辰储能M1智慧工厂正式投产年产能15GWh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公司聚焦丨海辰储能M1智慧工厂正式投产 年产能15GWh   5月29日,海辰储能锂电智能制造一期项目的M1智慧工厂,完成交付并开始投产。厂房总体布局5条锂电制造产线日,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海辰储能”)再传捷报,锂电智能制造...

努娃(厦门)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努娃(厦门)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91350211MA34599EXP   厦门市集美区杏北工业区九天湖路466号厂房一四楼之一   努娃(厦门)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12-28,法定代表人为徐小虎,注册资本为3万元人民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50211MA34599EXP,企业地址位于厦门市集美区杏北工业区九天湖路466号厂房一四楼之一,所属行业为其他制造业,经营...

博泰厦门智能制造工厂二期首条生产线亿元

博泰厦门智能制造工厂二期首条生产线亿元

  日前,博泰厦门智能制造工厂二期首条生产线已顺利达产。这是继南京、武汉、深圳、沈阳、大连、长春6大研发中心之后,博泰自主研发的生产基地。   据悉,博泰厦门工厂总投资21亿、建筑面积63456平方米、占地面积29495平方米。预计到2021年底,博泰厦门智能制造工厂将实现年产能100万套目标,2022年总产能将达到200万套/年。   从定位来看,...

博泰车联网厦门工厂投产2021年产能将达100万套

博泰车联网厦门工厂投产2021年产能将达100万套

  7月,博泰车联网宣布,继南京、武汉、深圳、沈阳、大连、长春6大研发中心之后,其自主研发生产基地将在厦门投产。时隔一年,盖世汽车获悉,博泰厦门智能制造工厂二期首条生产线已于近日顺利达产。   作为博泰车联网的自主研发基地,博泰厦门工厂是博泰车联网继其6大研发中心之后的重要布局,获总投资21亿、建筑面积63456平方米、占地面积29495平方米。预...

厦门势拓稀土永磁电机产业园一期C区厂房项目(EPC)通过竣工验收

厦门势拓稀土永磁电机产业园一期C区厂房项目(EPC)通过竣工验收

  项目规划布局伺服电机、汽车电机、现代农业   进行主体结构框架柱及框架梁支模加固   QC成果《提高结构梁质量实测合格率》   突破传统支模架“梁板分离”施工方案   在7栋框架厂房率先运用“无人驾驶”   承办厦门市设备、安全、智能制造暨   “无人驾驶”货用施工升降机现场...

厦门将建10个“智造”样板厂鼓励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

厦门将建10个“智造”样板厂鼓励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

  为加快厦门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提升制造业发展智能化水平,近日,市政府出台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十条措施。   我市智能制造的发展目标是:增强智能制造能力,壮大智能制造实力,到2020年智能装备制造业产值和工业软件业业务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形成5家骨干智能装备企业和若干重点工业软件企业。大力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到2020年累计实施“机器换工”2000台(套)以上,重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