蕞新出炉!全国第11!
“厦门火炬高新区在创新经济贡献、数字经济发展、企业开放创新、企业研发投入力度等方面表现突出。”在主要一级评价指标中,厦门火炬高新区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位列全国第7,较上一年上升3位。
火炬新科广场。/ 火炬高新区供图
不断做强主体、做大集群、做优生态
厦门软件园三期。/ 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摄
精准滴灌“专精特新”、隐形冠军、
火炬高新区企业乾照光电研发与生产车间。/ 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摄
2022年,该区新增厦门时代、中创新航三期、天马8.6代等3个百亿级项目,新增中创新航1家百亿级企业。
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新认定“火炬瞪羚企业”4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00家,新增2家上市公司,3家IPO成功过会,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各1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家。
厦门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 / 通讯员 夏海滨 摄
火炬高新区企业天马微电子生产车间。/ 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摄
2022年,高新区围绕主要产业、关键环节靶向招商,引进思坦Micro-LED、电气硝子五期、粒芯半导体、中科华联、科达利等一批优质项目,推进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落地。
不断完善全球引才网络,将第六届海外创赛硅谷赛区拓展至北美地区;高新区打造的留学人员创业园,累计引进留学创业企业600多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综合实力全国第四,运营管理能力全国头部。
厦门创新创业园。/ 厦门日报记者 王火炎 摄
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
火炬高新区积极打造各类创新平台。图为厦门半导体工研院。/ 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摄
2022年,该区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孵化器总数达到5个,占全市一半;3家国家级孵化器年度考评优秀(A类);新增国家备案众创空间3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推动心血管健康产业协同创新基地等创新平台项目落地;“火炬智能制造服务平台”促成212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330个;“火炬金融服务平台”帮助1247家企业撮合融资放款215.5亿元;全年拨付各类财政扶持资金67亿元,落实退减缓免税费约34亿元。
火炬石墨烯新材料专业孵化器。/ 火炬高新区供图
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全力以赴抓项目、强产业、谋创新,以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为统揽,紧抓科技创新“牛鼻子”,持续出政策、拓载体、优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融合贯通,着力打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高地。
厦门国家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厦门国家火炬高新区”)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是全国三个以“火炬”冠名的国家高新区之一。立足“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厦门国家火炬高新区实施“一区多园”跨岛发展战略,建成了包括火炬园、厦门软件园(一、二、三期)、厦门创新创业园、同翔高新城、火炬(翔安)产业区等多园区产业发展大平台。重点发展壮大平板显示产业、计算机与通讯设备产业、电力电器产业、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等产业链(群),以及人工智能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医药与智慧健康等产业链(群)。
版权声明:本文由厦门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