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项目达成签约总投资近50亿元!事关厦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原标题:6个项目达成签约,总投资近50亿元!事关厦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8月28日下午,聚焦双碳 向新而行——2023厦门市海沧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招商推介会在深圳举行,聚集全球专家智库与产业精英、搭建中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交流平台、加快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会由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市人民政府驻深圳经济联络办事处、厦门大学深圳校友会协办,厦门海沧产业招商服务有限公司、前瞻产业研究院、前瞻经济学人、前瞻网承办。
这次,厦门海沧赶赴深圳开展招商推介会,不仅扩大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朋友圈”、“人脉圈”,也是两地产业资源实现双向奔赴、开启产业发展新篇章的起点。
会上,海沧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项,总投资近50亿元。签约的项目涉及新能源与新材料以及基金等产业。
此次功能膜材料项目等多个新能源新材料项目落地海沧,是海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做好招商引资“文章”的一个缩影。
招商引资,归根结底,要看营商环境。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营造优质营商环境,海沧在福建省首创设立企业“进不了窗口”事项综合服务中心,举办“企业服务接待日”,与企业面对面扁平高效解决用地规划、项目建设等难题,构建了全流程、全要素、全闭环的企业服务体系,以优质服务吸引更多企业、项目落地海沧。
“进不了窗口”事项综合服务中心
7月,全球头部条百兆瓦柔性(轻质化)钙钛矿组件生产基地落地厦门海沧半导体产业园。此次签约合作,将填补海沧第三代太阳能电池产品市场空白,为海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起到强链补链的积极作用。
此次签约合作,也再次佐证海沧对于新能源新材料企业的“磁吸力”。
大正(江苏)微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晨:
“从5月中旬对接到7月份项目落地,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这样的成效我很满意。
海沧各级部门讲实话、干实事,很快帮助我们解决了厂房的选址、改造,以及员工住宿问题。此外,厦门海沧对于优质项目的渴求,和企业发展的需求不谋而合,专项资金支持可为企业发展再添动能。”
筑牢产业基础、坚持创新驱动、破解用地瓶颈以及专项政策扶持等一系列组合拳下,越来越多产业领军企业在海沧落地生根。
得益于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海沧迅速形成招商引资的“燎原之势”,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迎来发展加速期。
企业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城市兴。
作为全国设立蕞早、面积蕞大的台商投资区,海沧具有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六区叠加”优势,2022年,GDP迈入千亿阵营,规上工业产值突破2千亿元。
近年来,海沧坚持以产业立区工业强区,把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特别是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和新材料三大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蓄势集聚,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激励表扬,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产业集聚的发展之路。
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以及多个全球级重大项目,海沧成为厚植新能源新材料龙头企业的沃土。
2022年,海沧新能源重点企业10家,新材料重点企业14家;产业规模达390.3亿元,同比增长51.31%。
此外,以厦钨新能源、厦顺铝箔、长塑实业、当盛新材料等龙头企业为引领,海沧正加快构建现代产业集群,加速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事实上,海沧坚持新能源与新材料并重,通过推动两大产业“比翼齐飞”,加快产业相互转化,也为企业落户带来成本、技术、资源等多重优势。
在新时代背景下,海沧新能源材料产业进入了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
会上,前瞻产业研究院院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徐文强在演讲《全球新能源的中国沿海区域高质量发展机遇与挑战》中则表示,海沧打造的湾区经济可助力新能源企业出海。
青岛大学首席教授孙琦在演讲《能源变革中材料科学和工程的机遇》中指出全球新能源材料发展的趋势和机遇。
展望未来,海沧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到2025年规模超500亿元,未来将向千亿规模产业链拓展和延伸。
“我们绝不会耽误任何一个优质项目,也绝不会辜负任何一位企业家;衷心祝愿,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新赛道上,大家能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推介会上,海沧区主要领导的郑重承诺,有力地展现了海沧区向千亿规模产业链拓展和延伸,聚焦双碳战略打造区域标杆的决心与动力。
编辑:投资厦门 ,策划:厦门市招商办。
版权声明:本文由厦门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