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科学城:打造科技创新强引擎
厦门科学城构建形成孵化培育体系,助力项目迅速孕育成长
厦门科学城核心区。(记者 许秋珩 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君宁)在厦门科学城Ⅰ号孵化器,从位于35楼的哈时代农业科技办公室向外望去,众多临海写字楼鳞次栉比,方圆3公里内,新兴产业、科研机构、公共服务平台等各种创新资源汇聚……厦门科学城,已发展成为企业家、科学家、投资人来厦创新创业的首选地,构建形成“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未来产业园+创新飞地”的孵化培育体系。
“在同一栋大楼里串个门,很可能就谈成一门生意!”哈时代乡村振兴项目负责人杨稳勇说,在厦门科学城,各种创新要素可以快速、有效匹配,公司产品去年6月研发完成,同年9月就实现了量产。
背靠厦门科学城的科研资源优势,哈时代的“智慧农业驾驶舱”项目在同安区莲花镇开展得很顺利。他们还与江南大学、西南大学接洽合作,计划在厦门科学城内设立农业科技研发实验室。
哈时代项目的成果落地,是厦门科学城Ⅰ号孵化器科技创新项目迅速孕育成长的一个缩影。自去年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正式启动后,厦门科学城的建设全面提速换挡。蕞先发力的Ⅰ号孵化器,引进中关村大学科技园联盟成果转化基地,牵引带动北大、清华等20多所“双一流”高校科技成果来厦转化,项目储备库入库“高研值”项目300多项,超过80个项目顺利落地。
Ⅱ号孵化器也在稳步推进,选址厦大科技园翔安园区,致力打造引领示范厦门科学城建设的标杆孵化器。Ⅱ号孵化器聚焦氢能与储能、基因与生物技术、第三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领域,主要承载厦门大学、嘉庚创新实验室、翔安创新实验室、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筹)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及上海、南京等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和产业溢出,打造国际化技术转移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核心园区载体累计注册各类企业超过1600家。
●新签约可靠性系统工程研究院等8家新型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全市首个未来产业园(先进制造园)入驻4个中试产业化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首个“创新飞地”——厦门科学城(北京)创新成果培育基地,孵化首批5个成果转化项目。
更多
更多
《福建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指引》发布
两岸茶企茶友共品香茗 话发展、促融合
福建今年支持建设400个示范性长者食堂
福州南站站外系列优化举措陆续落实到位
更多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近期涉军问题答记者问
外交部:敦促韩方在南海问题上谨言慎行
四部门相关负责人谈《节约用水条例》
外企高管密集访华彰显中国市场“磁吸力”
俄方:恐袭嫌疑人与乌克兰民族主义者有关
更多
福清龙年组歌唱出对家乡的深情和祝福
春节档电影开启预售 三部影片预售破千万
春节福建原创歌曲《一字乡愁》大热
世界乒乓球冠军祖丽倾情演唱《两岸情》
世界模特大赛中国区总决赛在厦门圆满收官
《福州的河》走红网络 蔡国庆倾情献唱
带着闽剧票友玩出风采 90岁依伯有了工作室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白)(夜)
版权声明:本文由厦门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