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商务局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20110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您提出的《关于创新引资机制推动以商招商的建议》(第20201101号)收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大招商、招大商”,去年召开的全市招商大会明确指出,“抓招商促发展是先进城市快速崛起的制胜之道,更是厦门赢得未来的战略选择”,并向海内外吹响了厦门新时期“抓招商促发展”的号角,掀起了厦门高质量赶超发展的新热潮。市委、市政府将2020年定为“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攻坚年”,围绕项目招引和落地,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紧抓招商促发展、力促项目增后劲。去年招商大会以来至2020年7月30日,全市累计生成招商项目6562个,计划总投资2.15万亿元,其中策划项目995个,总投资金额7013.04亿元,意向项目783个,总投资2491.11亿元,在谈项目1613个,总投资75143.97亿元,落地项目3171个,总投资7480.96亿元,取得了一定成效。
诚如您在提案中指出的,民营企业基数大、分布广、交流密集,发挥民营企业的资源优势进行“以商招商”和“投资促进”,扩大民营企业参与度,对于我市进一步巩固并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接到提案后,市商务局高度重视,多次向提案提及问题和建议的单位求计问策,研提办理思路和措施,并与提案人就提案办理意见进行了沟通交流,结合提案人意见对相关工作内容和措施再次进行了补充完善。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提案围绕创新引资机制、推动以商招商提出了4个方面的工作建议,可以看出,提案对我市民营企业发展状况及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情况做了充分翔实的调查研究,所提建议思考深入、措施具体,针对性强。结合提案建议和工作实际,我们从采取了健全招商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营造浓厚招商氛围、优化招商服务环境、强化考核激励督办、创新线上云端招商等手段,进一步营造了“抓招商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取得较好成效。
(一)关于降低准入门槛,引导更多企业特别是广大民营企业参与招商投资,营造“以商招商、协同发展”的招商氛围
1.加强与闽商协会联动。市商务局联合市工商联赴南昌、赣州、宁波、广州招商,拜访江中制药、青峰药业、宁波恒帅微电机、雪松控股等企业,走访异地闽商协会,推介我市营商及投资环境。联合北京厦门商会、上海厦门商会、厦门市浙江商会举办“北京厦门投资环境推介会”、“在驻沪闽商和知名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和“厦门市与浙商代表交流座谈会”,共500多位商协会和知名企业代表和闽籍企业家参加。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昌升高度重视,亲自带队参加并与企业家座谈交流。
2.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交流。4月10日,在市商务局牵头组织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昌升主持召开卫厨行业企业代表座谈会,邀请14家卫厨企业代表畅所欲言,分析行业发展现状、疫情下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宏观形势,就行业发展瓶颈、转型升级、发展机遇等进行深入交流,提出意见和建议。
6月29日,市商务局举办药融圈项目对接考察活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药融圈分会考察团应邀在厦门就生物医药产业开展项目对接合作,深入国药星鲨、金达威、特宝生物、万全万特制药、中坤化学、欧米克生物等企业,听取扎根厦门的企业家对当地营商环境的理解与体会,探寻厦门生物医药企业对产业配套发展的需求,积极寻求产业链合作商机。近期还将召开电子信息产业大会、总部企业发展大会等活动,进一步加大与行业龙头企业的近距离对接交流,寻求合作商机。
3.鼓励本土企业扩大投资。截至7月30日,全市累计生成招商项目中,厦门市域内投资项目3664个,总投资金额7220.21亿元,占全市项目54.31%,落地项目中,厦门市域内投资项目1965个,总投资金额3111.68亿元,占全市落地项目61.97%。
如市商务局借助挂钩联系“三高”及重点限上商贸企业工作,积极推动在厦重点民企扩大投资。市商务局挂钩“三高”企业厦门恒兴集团在厦投资建设忠仑国际学校,项目引入国内一流教育资源,涵盖优质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规划4100个学位。7月7日,厦门市恒兴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以3.9亿元竞得湖里区2020G02教育用地,目前项目正在紧密推进中。
4.支持以商招商。2019年,市商务局出台了《厦门市招商中介机构及项目引荐人奖励办法》,得到各方面的热烈响应,不少国内知名中介机构、投资机构等积极穿针引线、引进优质项目落地厦门,如愉悦资本引进了十荟团总部;白鸽保网络科技促成新希望集团地方资产管理项目落地厦门;厦瑞医疗器械引进业务合作伙伴矿业全球采购业务入驻紫金矿业物流;趣店增设趣店融资担保项目,推动趣加加万里目奢侈品科技落地运营等。截止6月30日,全市已有137个项目进行引荐人备案,涉及投资总额710.48亿元。目前市商务局正着手开展中介机构及项目引荐人奖励金发放摸底工作,争取年底前兑现一批引荐人奖励,进一步加强该政策的宣传力度和激励作用。
(二)关于建立更加灵活的引导政策和激励机制
1.强化招商服务。市商务局积极完善招商便捷服务,推出招商服务热线、招商地图、“投资厦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编印《厦门招商手册》,推出城市投资机会清单,组建“服务管家”、宣传大使队伍,投资厦门服务矩阵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线.优化服务配套。教育方面,厦门市积极实施教育“补短扩容”行动,每年新、改、扩建一批学校,华东师范大学双语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项目已签约落地,产业人才子弟学校已落实选址方案。力争到2022年,建成公办幼儿园项目100个左右、新增学位4万个左右,小学项目70个左右、新增学位10万个左右,初中项目30个左右、新增学位5万个左右,普通高中项目10个、新增学位1.5万个。其中,新建10所具有高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化中小学及幼儿园。
医疗方面,厦门市不断优化岛内外卫生医疗资源整体布局,陆续建成投用一批三级综合医院,加快建设马銮湾医院、环东海域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市妇幼集美院区。同时,通过创设“名医工作室”引才方式,柔性引进国内顶尖及一流人才及其团队近200人。
住房保障方面,2019年6月,厦门市出台了《关于完善我市高层次人才安居政策的补充通知》,对高层次人才综合采取“租、售、赠、补”相结合方式,较大幅度提升高层次人才安居保障力度。2020年2月,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解决人才住房问题的通知》,无需另行人才认定,方便人才购房置业。2018年我市制订出台了《关于完善我市户籍迁移政策的通知》(厦府〔2018〕257号)和《重点群体来厦落户实施细则》(厦人社〔2018〕246号),进一步放宽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今年我市首批“三高”企业骨干员工切块分配保障性商品房配售工作已启动,符合要求的“三高”企业骨干员工已分批公示,让企业可以更加灵活自主地根据自身发展和需求分配资源,以留下人才、激励人才、培养人才。
3.优化政务服务。深化商事登记便利化改革,全市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全部压缩在1个工作日内,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申领税务发票等3个环节的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2.5个工作日内,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每类项目量身定制审批流程,构建小型建设项目快速审批机制,减少、下放审批服务事项和审批前置条件,精简审批主流程申报材料。以服务建设项目为工作重点,积极为建设单位提供“零距离”咨询、导办、协调服务。厦门“e政务”的91项服务事项中,服务企业和服务企业员工的事项有74项,员工足不出厂就可办事。
(三)关于进一步“让利放权”,促进基层招商组织的积极性,提升企业参与度
2019年10月,厦门市出台《厦门市工业企业用地增资扩产提容增效管理办法》,对属地区政府、园区管委会和市政府研究决策范围进行划分,将更多的决策权下放给区政府(或园区管委会),通过充分发挥区级单位管理幅度较小、直面企业、管理便利、手段灵活的优势,强化一线服务,让审批更加简化高效,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
(四)关于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产业园区开发建设,促进招商投资,提升土地开发效率
2014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已经有“鼓励民营企业以‘民办公助’的模式参与我市产业园区的建设、运营”相关内容。目前,在厦运营的民企投资的产业园项目有:电子城投资开发(厦门)有限公司运营了电子城国际创新中心(厦门)项目,厦门旗山云创业园区管理有限公司运营云创智谷项目,厦门常青藤项目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运营常青藤科技园项目,中达电子商务(厦门)有限公司运营中达电商园项目等。下一步我们还将会同相关部门,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进一步释放土地和空间资源的使用效益。
我市抓招商促发展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参与主体产业聚集和激励手段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创新引资机制推动以商招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下一步,我们还将围绕以下四个方面重点发力,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的实效。
结合“云上投洽会”投资平台建设工作,推动建立新型线上招商引资对接洽谈平台,实现项目的云推介、云洽谈、云签约。与国内外知名会计师事务所、高端管理咨询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引进更多项目资源。积极推广“产业基金+项目投资”招商引资模式,筹划一批基金路演项目,推动参投基金项目落地一批适合厦门发展的优质项目。推出一批可以开放的应用场景和采购需求清单,探寻以市场换投资、以政府采购换项目落地,实现培育有资源、有市场、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组成跨部门专业小组,深入研究疫情下生物医药与健康、5G等“新基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区块链等产业机会,分析新业态新模式下市场需求变化,找准关键头部企业和成长潜力企业,精准制定招引措施,抢攻产业发展新蓝海。
强化产业空间规划,全面梳理现有产业空间基础及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全市一、二、三产业空间布局方案及各重点片区产业布局和发展指引;开展招商空间梳理,开展滨北超级总部片区规划研究,梳理新机场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空间和可供招商空间,开展高崎片区功能定位策划和产业发展方向研究,明确各重点招商空间功能定位及发展重点;推动人才招聘工作,持续推动“百城千校万人”云端大招聘等线届毕业生的吸纳工作,并继续加力推进人才住房工作。
当前,厦门正大力推动旧城改造及城市更新,进一步盘活存量土地。如当前重点推进的滨北总部、何厝岭兜、开元创新社区、湖滨一里至四里、湖里东部、忠仑公园周边等片区重大项目建设,进行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统筹规划,加快推进危房改造,通过城市更新,优化发展空间,一方面将大大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品质品位,另一方面,也必将为招商引资释放出更多优质载体资源。我们将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加大优质项目招引力度,促成更多产业项目落地,助力厦门城市提升和高质量赶超发展。
再次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1份),市政府督查室(1份)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15号外贸大厦厦门市商务局版权所有
Email:p>
电话技术支持:厦门市信息中心
网站标识码:3502000038
版权声明:本文由厦门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