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启动“五整治”行动向“伪医疗器械”开刀
我市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全面启动。为期五个月。医疗器械虚假注册申报、违规生产、非法经营、夸大宣传、使用无证产品等五种行为,将成为重点整治对象。
对监测发现的涉及腰腿痛、近视眼、糖尿病和高血压等贴敷类、物理治疗类医疗器械虚假违法广告,药监部门将一律移交工商部门查处,对违法情节严重广告涉及的产品和企业,一律采取公告曝光、行政告诫、撤销广告批准文号、责令暂停产品销售等严厉措施。
增高仪、减肥仪……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这样一些宣传治疗功效的“伪医疗器械”,还有一些宣称含“保健功能”的衣服、帽子、鞋、袜、手镯、耳环等,也往往以“医疗器械”自居。实际上,它们都只是普通商品,根本不属于医疗器械,也不能宣传治疗功能。昨日上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治祥接听市长专线个月的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已全面启动。医疗器械虚假注册申报、违规生产、非法经营、夸大宣传、使用无证产品等五种行为,将成为重点整治对象。
近年来,医疗器械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市民家庭,不少医疗器械产品也都在向着“家用”的方向推销。张治祥介绍说,家庭常用医疗器械除了医用纱布、医用棉花、创可贴等卫生材料及敷料外,还包括体温计、 电子血压计、助听器、护腰带等。此外,近年来,一些理疗类产品,比如售价不菲的“理疗床”、低频治疗仪、******器等也通过各种“免费体验”营销的模式博得了老年消费群体的青睐。
但这类产品往往种类繁多,产品宣传普遍夸大不实,有的甚至根本就是无证产品。因此,在购买此类产品时,要特别注意查看产品是否已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注册,也就是说,要同时具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与《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对于广告宣传中所声称的功效、适应症等,应以医疗器械注册登记表中记载的内容为准,切不可随意相信公司的宣传资料或口头讲解。
张治祥透露,“五整治”专项行动期间,将开展医疗器械安全宣传月活动,重点向公众宣传如何购买合法合格的医疗器械。
据悉,此次专项行动中,对监测发现的涉及腰腿痛、近视眼、糖尿病和高血压等贴敷类、物理治疗类医疗器械虚假违法广告,药监部门将一律移交工商部门查处,对违法情节严重广告涉及的产品和企业,一律采取公告曝光、行政告诫、撤销广告批准文号、责令暂停产品销售等严厉措施。
部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发布的广告或在产品推销过程中,夸大产品疗效,误导消费者。在去年投诉的73件问题中,流通环节占了54件,主要集中在无证经营,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等。 全国的情况也类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15日举行发布会称,举报投诉中反映医疗器械虚假的宣传问题比较多,特别是电视购物广告问题比较突出,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来夸大宣传产品的治疗功效。还有一些企业以会议讲座、免费体验、赠送礼品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夸大宣传误导他们,取得信任后高价出售医疗器械产品给他们。
药监提醒:建议消费者核对医疗器械产品说明书内容是否与注册证中的“功效范围”一致。
部分消费者听信业务人员宣传,盲目选择医疗器械,而医疗器械是有特定适用范围和适用方法的,一旦操作不当或本身存在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很容易发生副作用。
药监提醒:在购买医疗器械时,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询问销售人员或医生,弄清产品的作用机理、适用范围、适用方法、注意事项和禁忌症等,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自身情况选择购买和适用。
一些医疗器械经销商为了赚取利润并逃避责任,往往不给消费者开具票据或只开具没有加盖公章的手写凭证,这样一旦这些医疗器械出现问题,无论是保修还是投诉,均难以处理。
药监提醒: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医疗器械时,一定要索取正规******并核实销售主体资格(是否有证);如果是无证销售医疗器械,根据《福建省药品和医疗器械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41条相关规定,药监部门将责令其改正、警告,并可处3000元至3万元的罚款。
消费者在购买或使用医疗器械过程中,发现产品质量存在问题。
药监提醒:对此类质量纠纷,消费者有五大救济途径。一是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二是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帮忙调解;三是向有关行政部门,比如药监部门申诉;四是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建议消费者先通过核查医疗器械产品的检验报告书、合格证、购销凭证等资料,尽可能地对产品质量进行初步判断;对于难以确认产品质量问题的,再寻求其他救济途径。
医疗器械产品使用虚假文号。比如我市企业“锐珂(厦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胶片,市场占有率很高。目前外地市场上发现了不少假冒该公司品名及注册证的假胶片,多地市药监部门向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函要求帮忙核实。
药监提醒:医用胶片的片边均有特殊编码信息,通过药监部门向企业核查该信息即可确认产品线
多因部分医疗器械由于厂址、品名、组建变更等原因申请再注册,早期生产的产品仍在流通,消费者发现旧产品与现有注册内容不符而引发投诉。
重点查处四种产品隐形眼镜、角膜塑形镜、美容注射用填充产品、避孕套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15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医疗器械监管司司长童敏介绍,今年1月,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四个暗访调查组,对北京、河南、广东、贵州、海南五省(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使用环节进行了暗访调查,将彩色平光隐形眼镜、角膜塑形镜、美容注射用填充产品、避孕套等四类产品列为重点,范围涉及15个医疗器械市场、41家眼镜店、23家超市、16家美容医疗机构及17家药店。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河北高阳一医院LED屏现辱华言论 嫌疑人已被抓获
·随意贴“大师”标签 1斤岩茶能炒到几千元到数十万元
·新疆一处雪崩致10人被困山区 被困人员系“驴友”
·陕西高院:张扣扣案二审4月11日开庭 一审被判死刑
·3岁***孩的暖心举动让家长群炸了:你怎么教孩子的?
·***子因丈夫“搞暧昧”挥刀怒刺 致其左肾破裂获刑3年
·多名环保干部转岗地方“一把手”:各地重视生态保护
·四川一***子发布穿着暴露戴红领巾捕鱼视频被行拘
·不舍旅澳大熊猫回国!澳大利亚将租期延长5年
·历时3年跨越33国 荷兰男子完成电动车环球之旅
·佛罗里达州国家捕获巨蟒 长度超5米体内有73颗蛋
·福原爱平安产下二胎 老公江宏杰喜晒一家四口(图)
·加拿大一柴犬因会画画走红 画作已售出逾231幅
·胶东烈士陵园入口垃圾遍地、停车乱收费?官方回应
·结婚率降离婚率升 是独立意识崛起还是房价太贵?
·网红年薪百万?市场调查:仅20%的头部网红在赚钱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日本***生的冬天:真的是上身厚衣下...
34708《一步之遥》删减揭秘 或许这就是看...
30649成都“吃货”雪地里吃火锅(组图)
18963世界上蕞漂亮的小村庄,线
日本第五届国民美魔***出炉 43岁高挑...16939
盘点中国高校系上市公司:看上去都...12753
中外各有法律神物(组图)12482
未央特警展现硬汉风采 ***网友大胆表...12188
老照片大历史 精选30张 有没有哪张...12157
【重磅前瞻】新一期LPR报价将公布;欧盟启动...
A股30年再出发 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资本市场...
心脏支架降价93% 巨量“水分”是如何挤出去...
卷土重来,家门口的菜摊会被社区团购“玩”坏吗...
14天期逆回购重启,中标量1000亿!另有7...
连续八个月“原地踏步” 12月LPR继续维持...
中国在新办纳税人中实行增值税专用******电子化
A股持续走高:沪指再收复3400点!种业股掀...
中外专家建言平台经济反垄断 吁规范“市场守门...
中国LPR连续8个月“按兵不动” 房贷环境底...
日系汽车前七个月在华销量近200万辆 逆...
“9.3”大阅兵全流程曝光 “节目单”上...
国际油价凶猛反弹 国内汽柴油价格六连跌
30岁男子满脸皱纹如80岁老头 银行取钱...
河南500亩庄稼收获在即被强铲 任性惹民怨
“蕞悲伤作文”发布者已回家 称只是配合调...
中国车企比亚迪纯电动大巴亮相巴西圣保罗车展
“现场指认”变“游街示众” 嫌犯权利要不...
为给孩子拍照 “三代人”猛摇海棠树
陆军海拔3000米高原检验训练成果
***子挤了三角区痘痘 重度感染被送进ICU
医生私下给病人捐款14年 “谎称”是慈善项目
中央气象台:冷空气来袭 北方降温南方暴雨
4米高桩如履平地 看广西藤县舞狮队展绝活
空中看世园会:“百园之园”花初绽春意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由厦门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