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厦门:用科技创新摘得“满天繁星”

admin4个月前 (03-02)厦门产业信息36

  “赏花灯,闹元宵,一睹鹭岛风情。”正月十五,福建厦门游人如织、车水马龙,处处欢声笑语,烟火气升腾。这里不仅是游客心心念念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也是科技工作者、企业家们创新创业的沃土。

  2024年,厦门市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7.32件,居福建省首位;7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当前,厦门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经济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态势已经形成,发展新动能正在茁壮成长。

  “瞧,照片里路灯的光晕不见了!”

  “神奇吧?这是因为应用了我们生产的薄膜沉积设备产品,相机镜头的成像清晰度明显提高了。”见记者不解,厦门韫茂科技有限公司总经办助理吴欣语介绍起“黑科技”的“秘密”。

  成立于2018年的韫茂科技,专注于锂电池、先进光显、碳化硅等薄膜沉积设备的研发与生产,于2024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其研发团队已开发出一系列专利技术,提升了工艺精度和产品可靠性。

  “如果我们不持续创新,就很容易在市场上遇到瓶颈。”吴欣语说,公司将以现有的高端装备制造产品体系为基础,加强创新研发,拓宽应用场景。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培育像韫茂科技一样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6家。

  “我们重点围绕技术创新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等,全力加速新质生产力布局。”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自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以来,经过30多年发展,厦门火炬高新区已聚集各类企业31800多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2000家;建设各类创新平台300多个,其中国家级孵化载体近30个;累计培育各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800家,培育建设各级新型研发机构近50家,组建首批“火炬协同创新主体”7家。

  从2003年谋划布局发展光电、生物医药、软件和科学仪器等“3+1”新兴产业,到2019年开展新型显示、新型功能材料等未来产业培育,科技创新始终站在关键产业的前端。如今,生物医药、软件、新型显示等产业已发展成为厦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级、规模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4年,厦门市科技创新成效凸显,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3.4%,新建企业研发创新中心126家,嘉庚创新实验室孵化企业28家,翔安创新实验室研发成果创造营业收入近200亿元,挂牌成立鹭江创新实验室;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40%,首个未来产业园正式启用……

  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正成为新质生产力“有效增量”。

  革新如呼吸,持续如潮汐,精进无终期。

  2025年,厦门将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深入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工程,新培育100家未来产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氢能与储能等成长型未来产业,加快新型储能技术等重点领域研发协同攻关;加快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等潜力型未来产业成长,加强6G、遥感应用等关键领域前沿技术攻坚;谋划布局前沿型未来产业,抢占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领域新赛道。

  此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厦门将围绕锂电、智能电网等领域,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发展先进高分子、特种金属等新型功能材料,壮大专业化新材料产业园,推动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等规模化发展。

  远程管理、智能监控……走进厦门国际航运科创中心智能控制办公区,一块块大屏上显示着厦门海天码头的作业场景,实时数据、进展等一目了然,尽显厦门港口码头自动化、通关一体化、全程可视化等风采。

  如今,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正在悄然改变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为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插上数字化的“翅膀”,让企业的生产经营变得更智能、更高效。

  “这是数字孪生仓库里的热轧卷板,通过屿链通App可实时在线看到货物的数量、重量、入库日期、卷标号等信息。”厦门屿链通数智供应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说,该产品利用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打造数字供应链服务系统,实现对货物入库出库、多式联运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促进供应链畅通。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已推出“屿采融”“屿仓融”“屿途融”“屿数融”等数字供应链服务产品,合作金融机构超10家。

  “科技让供应链更加高效、透明、可信。”该负责人表示。

  随后,记者来到厦门自贸片区展厅,看到了很多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案例。

  “我们以数字化赋能生产作业方式转变和优化,通过制度创新,建立行业性标准,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解决行业内制度缺失、不完善等问题,大幅提升企业生产作业效率,降低制度性合规成本。”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其中,在供应链数字化方面,厦门自贸片区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厦门大学共建供应链科创中心,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及技术支持;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多层次、跨行业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实际问题……

  “曾经,厦门自贸片区综合服务大厅里聚集了大量报关行,每家报关行的桌上往往都堆积着厚厚一叠等待处理的报关单。”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依托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货物申报、验放时间大幅缩短,企业登录多个系统、填报多张单据、多次往返口岸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

  改革大潮涌鹭江,扬帆破浪谱新篇。

  2025年,厦门市将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快纺织服装、水暖厨卫、健身器材、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完成600家试点企业数字化改造;加快园区标准化建设,打造智能家居、轻工视讯等8个特色产业园区。

  1000多年前,北宋科学巨匠苏颂等人制造了世界上蕞早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成就了古代中国摘得“满天繁星”的佳话。

  “苏颂的故乡就在厦门同安,他创造的奇迹在科技史上影响深远。时至今日,这里的科技工作者们依然在孜孜以求、创新前行、不断探索新鲜事物。”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黄颖说。

  科技创新的高峰,在拼搏中攀登。从火炬高新区,到厦门生物医药港,再到厦门科学城,多年来,厦门科技创新紧扣时代使命,不断开拓发展新阵地。其中,经过持续努力,厦门科学城实现从“搭框架”向“强功能”转型,落地12家新型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Ⅰ号Ⅱ号孵化器、苏颂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等接续建设,核心园区累计注册各类企业和机构超过1800家。

  专家表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久久为功、一以贯之。要让科技走在前面,布局未来,实现“现有产业未来化,未来技术产业化”。各类企业都应发力,特别是国有企业一定不能袖手旁观,而应勇挑大梁。

  科研的魅力在于探索未知世界。厦门正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依托重大创新平台积蓄人才、孵化科技成果和技术,补上创新资源不足短板,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形成吸引产业集聚的“强磁场”。

  更多“从0到1”“从1到100”的突破背后,是持续优化的创新生态。

  厦门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先后出台“成果转化新25条”“科技创新引领工程16条”等系列政策,不断健全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

  日前,厦门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拓展科技创新引领工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若干措施》,以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拓展科技创新引领工程,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对此,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孔曙光认为,要深度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加快构建有利于创新活力迸发的制度环境,完善科研评价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充分释放创新潜能;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创新根基。

  未来,厦门将进一步提升厦门科学城创新“引擎”功能,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提升未来产业体系化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强开放创新合作网络,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厦门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产业园区——厦门火炬高新区

产业园区——厦门火炬高新区

  同翔高新城位于厦门市东北部,由同安、翔安两个片区组成,规划总面积约47.6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用地约16.6平方公里,城市用地约31平方公里)。片区正按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和“组团发展、功能互补”的发展定位,全面构建生态成网、生产成链、生活成组的空间交汇融合体系,以不低于岛内的标准一体推进产、城、人、境等元素深度融合的综合服务、先进制造、产业配套、健康生活、生态休闲等五...

兴业银行厦门分行:锚定园区金融新赛道扬帆服务实体新征程

兴业银行厦门分行:锚定园区金融新赛道扬帆服务实体新征程

  传统产业加速升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产业园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当前,在厦门市推出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划中,园区经济已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对此,兴业银行厦门分行精准发力、主动靠前,全方位服务各类园区,助推产业更上新台阶。   聚焦园区主体,打造差异化金融服务   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园区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

厦门区级行政服务中心首进产业园区首批273个审批事项可就近办

厦门区级行政服务中心首进产业园区首批273个审批事项可就近办

  人民网厦门5月9日电 近日,位于厦门市同安区银城智谷园区的同安区行政服务中心“全馨办”智谷分中心揭牌启用。据悉,这是该市首个入驻产业园区的区级行政服务中心,首批涉及273个行政服务事项,产业园区及周边的广大企业将可就近办理。   揭牌仪式现场。同安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2020年以来,同安区行政审批部门在辖内推行“全馨办”帮代...

厦门同安工业园区益企公交首发填补园区公交服务空白

厦门同安工业园区益企公交首发填补园区公交服务空白

  465路公交车正式投入运营。(夏海滨 摄)   东南网8月9日讯(本网记者 文洁 邹玒 通讯员 黄静怡)8日,在厦门同安工业园区里,465路公交车驶出站台。当日的同安工业园区公交益企线路首发仪式在梧侣公交场站举行,465路微循环线路、高峰期BRT接驳专线等公交线路正式开通,进一步填补园区公共交通服务空白。   近年来,同安区以工业园区为核心,不断...

厦门启动头部批文化产业园区及文化产业重点园区申报认定工作

厦门启动头部批文化产业园区及文化产业重点园区申报认定工作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厦门启动头部批文化产业园区及文化产业重点园区申报认定工作   关于组织开展厦门市文化产业园区及文化产业重点园区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区文发办、各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机构:   为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园区资源...

厦门市产业园区汇总推介570—57

厦门市产业园区汇总推介570—57

  厦门市好贝比产业园区简介:厦门市好贝比产业园区建制沿革厦门市好贝比产业园区招商项目。   为更好地宣传推广厦门市好贝比产业园区,帮助建设并完善厦门市好贝比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信息网站,方便厦门市好贝比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和招商引智,请详尽提供如下资料:厦门市好贝比产业园区简介;厦门市好贝比产业园区建制沿革;厦门市好贝比产业园区行政区划;厦门市好贝比产业园区位优势;厦门市好...

厦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火炬园)昨开园“火炬人才银行”同步启动运营

厦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火炬园)昨开园“火炬人才银行”同步启动运营

  厦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火炬园)位于火炬新科广场   将立足厦门、服务全省、辐射海峡两岸,为促进就业创业、优化人才配置、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   园区目前已集聚众拓达、中科智业、友达智汇等近30家知名人力资源企业   昨日,位于火炬新科广场的“厦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火炬园)”正式开园,这也是我市重点打造的首批市级...

厦门市蕞新产业空间布局正式发布

厦门市蕞新产业空间布局正式发布

  “按图索骥”、精准招商、聚势发展   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资源规划局印发   《厦门市产业空间布局指引(2021年本)》   近年来,厦门深入实施跨岛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产业空间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为适应新趋势、新变化和新要求,落实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一张图”,在对全市产业空间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市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