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火炬高新区迎来14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引领新发展
近年来,科技快速发展,厦门火炬高新区也不例外。蕞近,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出炉,厦门火炬高新区的14家企业成功入选。这一消息无疑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电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产业领域,为我们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些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可谓是优质中小企业的代表。它们不仅在各自的行业中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更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迄今为止,厦门火炬高新区培养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累计达到86家,其中21家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这一骄人的成绩,背后是这些企业始终坚守主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的成果。
比如立洲精密,这家企业在精密弹性件领域的表现非常亮眼。已被全球逾30家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认可,其生产的精密弹性件广泛应用于汽车、轨道交通、电力、医疗等多个重要行业。立洲精密总经理王亮提到,为了保证产品的高品质,他们在研发阶段付出了大量的努力,涉及材料和工艺的数百次验证与优化,绝对是“只问自由,不问西东”的坚持。正因为这种对技术的执着,立洲精密才能在市场中立稳脚跟。
再来说说韫茂科技与特仪科技。这两家企业不仅专注于科技研发,还积极拓展市场,助推制造业向高端迈进。韫茂科技在碳化硅、集成电路及薄膜沉积设备领域取得了突破,近期还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创的高性能光学镀膜ALD设备。而特仪科技在光电显示自动化检测设备领域已经深耕十年,为行业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客户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更是行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创新和协同,推动物联网、智能建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
厦门火炬高新区的成功离不开其完善的产业生态和扶持政策。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培养、人才引进和资本注入等多方面的努力,正在不断为这些专精特新企业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而这些企业也在借助这个创新的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尤其是在强链补链上发力,为整个产业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何继续在市场竞争中立足,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立洲精密、韫茂科技和特仪科技的成功经验表明,专注技术创新、积极开拓新市场是关键。立洲精密透露,正计划进行“数智化”升级并集中力量研制更多元化的高端产品,包括人形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等领域。这些前沿领域对于技术和产品的快速迭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企业正在不断整合资源,以应对未来挑战。
总之,厦门火炬高新区的这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它们的成功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也为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随着国家对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视和扶持,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企业将在创新的道路上继续探索,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和成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厦门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