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带您逛翔安”第三场采访线活动举行
采访团走进黄厝村,看古村落新风情。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陈晓青 张雅雯 通讯员 叶晓菲)航空新城、翔安新城、同翔高新城等一座座新城加速崛起,翔安区城镇化率从56.1%提升至70.5%,常住人口从27.2万人增加到61万人……潮起鹭江通四海,跨岛发展天地宽。在“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厦门东部滨海新城——翔安区发展步入快车道,创出新格局。
昨日,由翔安区委宣传部、厦门日报社主办,海西晨报社、翔安区融媒体中心承办的“喜迎二十大 带您逛翔安”2022第三场采访线活动如期举行。来自中央、省、市媒体近30名记者组成采访体验团,走进黄厝村、厦门天马LTPS及AMOLED产业基地、翔安大桥,在千年古村落了解多元艺术融合,近距离感受强劲创新引擎在翔安发展热土上蓬勃跳动,用脚步丈量从厦门本岛连接到大陆腹地的跨海大桥。通过一天的采访体验,解开翔安活力密码,喜看翔安发展新貌。
“鹭岛溪里游,鹧鸪山间啼,田间农忙活,村边高楼围。”这首诗描写的正是采访团走访的头部站——翔安区内厝镇黄厝村。
近年来,黄厝村深挖闲置古厝民宅资源,用文化厚植乡愁,用艺术赋能乡业,围绕文化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主题,不断探索、呈现艺术和地方文化更多可能性。采访团记者一一走进陈灿芳、任宏伟、金金、史文沧、郑伟财、蓝宜锽、陈清山、金优石等多位艺术家的文创工作室,看艺术家赋予泥土、古陶生命,看他们如何将汽油桶解构,做成门饰、吧台、座椅等。
采访团来到翔安大桥。翔安大桥全长约12公里,其中跨海桥梁长约4.5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国内第二座、福建省首座全桥预制装配化跨海大桥,预计于2023年春节前通车。
“装配化施工,就是将构件在陆地上预制好后,运到海上的施工现场进行组装。我们看到的桥梁下部结构包括预制墩台、墩身和盖梁三部分,就像‘搭积木’一样拼接而成。”中交一航局翔安大桥A3标项目部工程部长方超边走边介绍,今年9月12日,翔安大桥主桥成功合龙,目前项目隧道已完成主体设计总量的75%;海中主线桥钢箱梁吊装全部完成,正在安装护栏等附属设施,同时沥青路面摊铺也同步交叉作业。
“我们公司近40年来专注于中小尺寸屏幕生产,产品应用覆盖智能穿戴、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及车载、医疗等领域。”步入厦门天马LTPS产业基地展厅,跟着厦门天马董事会秘书钟健升的脚步,采访团记者见证了天马发展历程、所获荣誉以及LTPS、柔性AMOLED和Micro-led产品。通过介绍,采访团记者获知,2017年第四季度以来,厦门天马持续保持LTPS智能手机面板市场占有率全球头部,代表我国打破长期国际垄断。
这是我头部次到黄厝村和厦门天马LTPS及AMOLED产业基地参观,明显感觉到翔安正在快速发展。走进黄厝村,随处可见红砖古厝,村头巷尾艺术氛围无处不在。其中,蕞让我惊喜的是,这里的艺术家将艺术与当地文化结合,不仅将古厝改造成艺术工作室,有的还将旧屋改造成一个带有咖啡厅、茶室、书房、花园的艺文空间,处处充满着文艺清新的乡野艺术气息。
通过体验,我十分震撼。以前,我对翔安高新技术产业并不了解,在厦门天马LTPS及AMOLED产业基地,头部次看到这么精细且规模大的车间,耳目一新。
版权声明:本文由厦门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