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运港概况
厦门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已发展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集装箱干线港、邮轮始发港和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口岸,是厦门国际航运中心和厦门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主要载体,国家确定的四个邮轮运输试点示范港和八个国际船舶登记船籍港之一。连续五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0万标箱,集装箱班轮航线条,其中国际航线条、内贸航线个国家和地区(含港台)的141个港口。丹麦马士基、地中海航运、法国达飞、中远海运等全球前20名航运公司均在厦门港设立分支机构。
厦门港包括厦门市(东渡、海沧、翔安),几大港区按泊位分成不同的码头,其中集装箱出口主要用到的码头有:嵩屿码头、国际货柜码头、新海达码头、远海码头、海天码头、海润码头。和漳州市(招银、后石、石码、古雷、东山、诏安)的九大港区,自然海岸线公里,规划港口岸线公里,主要港口资源分布在环厦门湾和环东山湾。
2021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204.64万标箱,增长5.6%,超高雄港218万标箱,自2017年赶超以来首次突破200万标箱。完成货物吞吐量2.28亿吨,增长9.67%,其中漳州片区增长38.8%;旅客吞吐量273.08万人,完成水运周转量2572.80亿吨公里,增长10.06%;营运船舶运力规模404.66万载重吨,增长11.57%。全年接待外贸船舶10596艘次,外贸船员轮换3695人次。全港水运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61亿元,邮轮母港片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1亿元。持续探索优化航道维护与管理,保持通航保证率100%。中远海运港口海沧供应链项目开工,远海码头铁路专用线建设取得实质进展,中谷海运集团第二总部物流基地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中国蕞大民营航运企业海丰国际在厦落户“区域集装箱航运母港”。
东渡港区核心部分位于厦门岛内西岸同益码头到高集海堤之间,同时包括和平客运作业区和五通客滚作业区。目前已建成泊位6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5个),年设计通过能力为货物3315万吨、集装箱259.4万标箱、旅客1315万人、汽车71.5万辆。
规划东渡港区,主要保持集装箱运输为主,发展国际邮轮、对台客滚,积极拓展现代物流和航运服务功能。现有散货、杂货运输功能逐步调整至其他港区。规划共形成码头岸线万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250万标箱,形成港区陆域面积250万平方米。其中:①东渡港区0-4#泊位规划为邮轮泊位区;东渡港区5-20#泊位规划为集装箱泊位区,规划期内调整煤炭、矿石运输功能,形成10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承担近、中洋和内贸集装箱运输任务;东渡港区21#以及以北泊位为通用泊位区。②和平作业区主要为城市生活、旅游服务。③五通作业区主要为厦门与金门之间的客、货运输,两岸三通后的空—海联运,厦门市的陆—岛客运以及旅游客运服务。
海沧港区东起嵩屿,向南绕象鼻咀折向西至厦漳跨海大桥附近,从东到西包括嵩屿、海沧和角美三个作业区。目前已建成泊位3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9个),年设计通过能力为货物4034万吨、集装箱904万标箱。
规划海沧港区,主要发展集装箱干线运输,兼顾服务临港产业,积极拓展保税、现代物流和航运服务功能。规划形成码头岸线公里,可建设生产性泊位37个,其中深水泊位30个,通过能力可达1.12亿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760万标箱。其中:①嵩屿作业区规划码头岸线万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200万标箱,除博坦油码头和电厂煤码头外,重点建设大型集装箱码头,发展中远洋干线万吨级船舶的大型集装箱泊位区;9-12#泊位岸线米,为液体散货泊位区,规划建设3-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4个;13#泊位为5万吨级散杂货泊位,岸线#泊位岸线米,为大型集装箱泊位区,规划6个10~20万吨级船舶的大型集装箱泊位区;20-24#泊位岸线个。③角美作业区规划岸线万吨级通用泊位。
目前,港区已建成泊位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个),年设计通过能力为货物330万吨。
规划翔安港区以集装箱和散货、杂货运输为主。规划形成码头岸线公里,可建设生产性泊位15个,其中深水泊位9个,通过能力达3600万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300万标箱。港区还包括同安湾内刘五店滚装码头、旅游客运码头等作业点以及大嶝岛上的厦门新机场配套航煤码头、客运码头等作业点。
招银港区位于九龙江河口湾南岸南炮台至田乾约8.2公里,目前已建成泊位1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年设计通过能力为货物707万吨、集装箱52万标箱、旅客1225万人、汽车28万辆。
规划招银港区,以集装箱和散货、杂货运输为主,并服务临港产业发展。规划港区由集装箱泊位区、客运滚装港池、通用泊位区、支持保障系统码头基地和临港工业及其工业码头区组成。共形成码头岸线米,可建设各类生产性泊位37个,通过能力达5800多万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250万标箱。规划港区由集装箱泊位区、客运滚装港池、通用泊位区、支持保障系统码头基地和临港工业及其工业码头区组成。
(五)后石港区(含开发区四区的港区)
后石港区位于厦门湾湾口、浯安水道西岸,由后石作业区和隆教作业区组成。目前已建成泊位3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个),年设计通过能力为货物1257万吨。
规划后石港区,主要为临港产业服务,是以大宗散货码头为主的大型临港工业港区,承担大宗散货和LNG、石油化工品等液体散货运输,共形成码头岸线亿多吨。
后石港区规划的18个深水泊位中,包括7个30万吨级干散货泊位、1个30万吨级和3个10吨级液体散货泊位,以及1个可靠泊3~27万立方米LNG船舶的泊位。其中:前期项目一个,漳州LNG接收站项目配套的3~27万立方米LNG接卸码头。
目前已建成泊位16个,年设计通过能力为货物296万吨、集装箱2万标箱、旅客140万人。
规划港区功能定位是服务龙海地方经济,以杂货和建材运输为主。该港区分为普贤、海澄、紫泥、一比疆4个作业区以及镇头宫、浮宫、白水等客货运港点。规划形成码头岸线万吨。
古雷港区由古雷半岛古雷作业区和六鳌半岛六鳌作业区组成。主要为临港产业服务,以原油、石化产品运输为主,兼顾散货、杂货和集装箱运输。目前已建成泊位2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年设计通过能力为货物2760.2万吨。
规划古雷作业区由南往北依次布置油品化工码头南区、通用码头南区、综合服务码头区、多用途码头区、通用码头北区及油品化工码头北区等6部分组成,规划码头岸线个,其中深水泊位49个,初步预计总通过能力可达1.8亿吨,其中规划多用途泊位可形成集装箱通过能力120万标箱以上,形成陆域面积420 万平方米。
东山港区包括城垵作业区和冬古作业,以及东山湾西侧云霄核电配套码头等作业点,主要服务地方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目前已建成泊位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个),年设计通过能力为货物381万吨、集装箱2.5万标箱。
规划港区功能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东山港区包括城垵作业区和冬古作业区。规划城垵作业区形成码头岸线万人次。规划冬古作业区形成码头岸线万人次。
诏安港区位于诏安湾口西岸宫口半岛东南侧赭角到南外屿,主要服务地方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规划形成码头岸线万吨。目前,港区基本未开发,仅有1个200吨级码头,年设计通过能力为货物5万吨。
港区外还有坐落于厦门市集美区的杏林利恒涤沦码头,为3000吨通用码头。
版权声明:本文由厦门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