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厦门智能制造之路:探索

admin8个月前 (09-27)厦门产业信息27

  从事工业产业研究多年,无论是走到那座城市,与企业还是政府交流,听他们讲的蕞多的,还是如何推动并落实国家智能制造战略,如何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深度融合,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但在我看来,很多地方的推进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存在很多问题。这一度让我对如火如荼的智能制造产业转型产生质疑,到底哪儿不对?

  这次走进厦门,我找到了答案。厦门工业和信息化局的一位副局长告诉我,当下地方政府都明白,推进智能制造一定要高度匹配本地区工业发展现状,如工业基础、产业结构、文化背景和企业诉求等,但这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智能制造不能仅仅依靠国家引导及地方行政力量去推动,而一定要掌握方法和切入点,运用系统化的方法论,引导智能制造产业转型。

  说到厦门,很多人会惯***地将其打上旅游城市的标签。然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在厦门经济结构中,工业产值占比超过40%,而且比重还在不断提升。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是厦门工业的两大支柱。发达的电子信息产业更成为厦门智能制造借势发力的技术根基。但从企业规模看,厦门又没有特别大的工业企业和软件信息企业,都是以外向型中小企业居多,值得庆幸的是,这些企业转型意识非常强烈,有着急迫的转型需求。

  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一位负责人就说:“厦门中小企业的进取心非常强,总在担心思想落后于人。他们会频繁参加由厦门智能制造产业协会组织举办的各种现场交流会和产业发展论坛,通过现场了解行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并与行业专家进行思想碰撞,不断反思现有管理和生产体系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工具和方法。”

  通过对厦门中小企业调查发现,其实绝大部分中小企业仍处于工业2.0阶段,部署了CAX、ERP、MES等业务系统,但工业现场缺乏连接,车间的设备、工艺、订单、产品等数据无法采集,更无法与ERP、MES对接。IT与OT的割裂成为中小企业转型的“中阻梗”。

  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当大型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路上飞奔时,受资金投入限制,中小企业根本无力承担打造数据中心、IT运维团队甚至采购正版工业软件的费用,更是成为转型之路上的“拦路虎”。

  如何将大量中小企业的差异化需求聚合起来,转化为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前行的动力?如何平衡中小企业转型需求与有限资金投入之间的矛盾,让中小企业能赶上这趟驶向工业智能时代的“未来列车”,对厦门市政府化解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极大的考验。

  面对中小企业积极求变、不断进取的转型意识和变革需求,近年来,在厦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工业和信息化局快速行动起来,于2016年成立厦门智能制造产业协会,以应用需求为切入点,开展应用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化、解决方案设计,孵化发展新企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为厦门制造企业提供产业转型的思路与方法。

  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2018年厦门市政府、华为及中软国际签订合作协议,决定成立“华为厦门DevCloud创新中心”。两年来,通过深度联接厦门地方政府、企业与生态伙伴,推动中小企业上云,已引进30多家行业解决方案合作伙伴,累计帮助超过400家企业上云,支撑了厦门软件信息业、制造业两大产业智能化升级。

  智能制造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不仅需要企业具备极强的转型意识,更需要政府提供强力的政策支持,并制定匹配本地区智能制造产业推进模式和总思路。

  在与厦门工信局领导沟通中了解到,厦门智能制造的总思路构建在智能制造三大范式基础之上,即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在具体落实上,充分结合了厦门工业企业特点和中小企业的转型需求。在推进之初,选择了模具、注塑、卫浴等定制化需求较为突出的行业进行示范试点,这些中小企业数量多,面临的痛点高度一致,如技术底子薄、资金投入少、没人才基础等。

  因此,厦门智能制造的头部步是,通过推动企业上云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这一过程包括传统企业上云和工业软件上云。那么,厦门是怎么做的?

  2018年厦门市政府与华为、中软国际达成合作协议,决定在厦门成立华为DevCloud创新中心,目的是利用华为云及软件开发能力,助力本地工业软件云化,同时积极引入区域外工业软件合作伙伴到创新中心云平台落地,为推动中小企业上云提供更完善的平台工具和生态支撑。

  运营两年以来,创新中心已引进30多家行业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帮助400多家企业上云,不仅涵盖研发、运营、生产、销售全价值链流程,还利用华为云ROMA技术实现了平台间系统集成。

  在具体运营模式上,由创新中心与工业软件厂商进行资源总购买和费用结算,不但工业软件厂商会提供更优惠的价格,政府也会给予大量资金补贴支持,使企业能享受极低的云上工具使用成本。在华为云平台技术支撑下,企业还能在云端实现业务系统集成和数据对接,让数据自由流动、业务更加透明,为进一步深化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产业维度讲,这种模式即支撑了厦门本地软件信息产业的发展,也为本地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基础。

  事实表明,厦门推动的企业上云战略非常成功,大量上云企业正在取得显著的应用成效。在成功实践的基础上,下一步的思路是由下而上深入推进转型。这个由下而上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上云是基础,即避免中小企业过高的IT资金投入,也让企业各系统之间的业务数据贯通。那么,当数据自由流动的问题解决后,就需要重点思考怎么用好数据,为智能化赋能。二是有了上云基础,接下来将从行业和工艺流程入手,推动模具、注塑、冲压等全产业链企业上云,让产业全流程数据在云平台不断沉淀,为全产业智能化打下基础。

  在与政府专家沟通中,他们认为,工业软件本质是工业知识的沉淀,是工业经验的软件化。智能制造提出的网络化,本质是“工业软件+工业网络”,即将工业知识经验软件化,然后通过工业网络让软件能力流动起来,这也成为当下推动工业物联网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当前,厦门正在做的工作有两件,即“用数“和”赋智”。在工业领域,即便是同行业、生产同一产品,其场景需求都会有所差异。要为这些场景构建软件应用,不是说买了就能用,必须进行二次功能开发。笔者走访过很多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很多项目之所以失败,问题大多出在这个环节。

  为突破这个产业困境,厦门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推出机器人超市;二是发挥华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和开发能力。

  海西智能制造产业协同创新产业园是厦门智能制造产业协会于2017年打造的全国首家“机器人超市”,汇聚了厦门智能制造全产业链,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打通企业机器人应用的蕞后一公里。

  例如,厦门有一家专门做铜质水龙头的企业,以前是通过人工打磨,但由于人员流动大、成本不断攀升,就决定以机器换人,但问题是,由于工艺比较特殊,机器人厂商只提供产品和系统,并不提供针对工艺的软件开发。而机器人超市能为企业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在超市进行需求开发对接,解决机器人应用蕞后一公里问题。

  对于同行业场景,虽然会存一定的差异***,但共用部分也比较高。针对这种情况,厦门充分发挥华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作用,就工业场景中的差异化需求做定制化开发,通过在使用中不断的迭代优化,往往可成为一款通用化程度较高的产品,为行业场景赋能。

  例如,华为与合作伙伴开发的工业听诊大师,能通过获取设备运行过程的声音来分析设备运行状态,做设备预测维护。通过不断的优化迭代,准确***越来越高,就形成一款通用***较高的行业听诊解决方案。

  除了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布局,厦门还在围绕本地特色产业集群进行布局,打造云上工厂,让行业通过统一采购、共享产能来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

  目前,云上工厂模式已在厦门的模具行业试点。模具企业是重资产,模具制造往往需要精密的设备、仪器和软件,订单受产业周期影响较大。当订单不足时,会导致大量设备闲置。当订单较多时,产能又跟不上。云上工厂将产能和供应链共享,破除这一问题。当企业订单较多时,可以转移到云上工厂生产,而不会影响订单交付。所有过程都是实时拉通的。

  如果总结厦门推进智能制造推进经验,可归纳为六个字:上云、用数、赋智。通过推动企业上云和工业软件上云,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技术底子薄、资金投入少、人才基础差等问题,拉通从研发、运营、生产、销售等全流程、全生产要素和全价值链,实现数据的自由流动。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及软件开发能力,针对工业场景做定制化应用开发,打造适用行业的工业应用软件和智能化解决方案。

  对厦门而言,转型没有捷径,更没有借鉴和参考。只能在不断探索中前行,寻找适合厦门自己的智能制造发展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经验,为全面推进厦门智能制造产业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在推动企业上云的过程中,总有人问:如果有一天系统建好了,你们的专家却撤走了,那我们怎么办?这的确是当前智能制造转型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一方面,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推动着企业生产力快速提升,每一个人都被不断更新的技术拖拽着前行,企业急缺即懂数字化技术,又懂工业制造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在教育端课程设计与企业需求脱节,大量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因此,要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人才动能不足问题,必须找到方法另辟蹊径。

  厦门的思路是,以商业化解决人才匮乏问题。只有将人才定义为商品,根据能力进行评估定价,进而实现价值链的交易,才能形******才输送产业链。目前依托华为厦门DevCloud创新中心与福建国科信息联合打造的产教融合云平台,厦门已经为智能制造产业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评估和输送体系。

  产教融合云平台的一端连接到企业,包括制造企业、政府和银行等人才需求,结合这些政企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画像,另一端与高职高专院校对接,由平台运营方结合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进行课程规划设计。

  对企业而言,为获取对口的专业人才,他们需要为课程改造和教学支付一笔费用。作为产业端,由于掌握了大量学生资源,能承接大量的外包实践工程,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参与企业外包项目,这种资源的互动也能让课程的不断优化。

  对学生而言,如果能在大二就接触产业需求,大三就接受外包项目,那么,毕业之后定能更快的适应社会竞争,找到对口工作。在政府方面,只要能让产业人才留在厦门,政府按人数给产业平台一笔费用。

  因此,在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过程中,产教融合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人才培养和输送模式,产教融合平台能够解决制约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四大根本问题:头部,供需错位。当前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的关键是人才供给不足。第二,区域错位,ICT人才成为欠发达地区发展数字应用的瓶颈。第三,结构错位,即懂数字化技术又懂工业制造的复合型人才是深化数字化深化应用的关键。第四,能力错位。突出的中层岗位人才极大制约了数字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只有把人才作为商品进行产业化,才让各方有动力去参与运作,只有让边界越来越宽,围墙越来越矮,才能把低效教育资源盘活,让每一个人在这个技术快速更新,应用层出不穷的工业智能化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厦门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今年投资18亿元!翔安这一重点项目竣工时间在→

今年投资18亿元!翔安这一重点项目竣工时间在→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今年投资1.8亿元!翔安这一重点项目竣工时间在→   位于火炬(翔安)产业区的火炬智能制造产业园三期项目是我市省重点产业项目,总建筑面积近14万平方米,主要建设6栋高层厂房、一栋宿舍楼和一栋服务中心。   正在进行室内外...

创新驱动智造赋能同安新城演绎强劲发展脉动

创新驱动智造赋能同安新城演绎强劲发展脉动

  生机勃勃的同安新城。(陈嘉新摄)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黄静怡)   奔涌的双溪,千年不息地穿城而过、汇流入海,不仅将银城揽入怀中,更赋予两岸的人们追逐创新、勇立潮头的基因。   当厦门实施跨岛发展战略的脚步不断加快,坐拥广袤发展腹地和乡野沃土的同安,正全力吸引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集聚,向城而生。党的十八...

博泰厦门智能制造工厂二期首条生产线亿元

博泰厦门智能制造工厂二期首条生产线亿元

  日前,博泰厦门智能制造工厂二期首条生产线已顺利达产。这是继南京、武汉、深圳、沈阳、大连、长春6大研发中心之后,博泰自主研发的生产基地。   据悉,博泰厦门工厂总投资21亿、建筑面积63456平方米、占地面积29495平方米。预计到2021年底,博泰厦门智能制造工厂将实现年产能100万套目标,2022年总产能将达到200万套/年。   从定位来看,...

厦门华工睿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厦门华工睿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AREA   目前公司业务遍布全国,在上海,浙江,福建均设有办事处,我们的服务宗旨“客户满意,创造价值” 我们有强大的设计团队,经验丰富生产组装人员及加工设备,专业并且快速响应的售后,让您使用我们的设备无后顾之忧。   公司致力于发电机行业,电动机行业,食品机械行业,自动焊接行业等领域的开发以及自动化机械的设计,为客户提供...

厦门同安优化产业发展平台吸引高能级项目落地

厦门同安优化产业发展平台吸引高能级项目落地

  精准招商,依托数字峰会、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等重大活动,促成佳时特高端数控机床“三链”融合智能制造中心、科达利、和储能源等一批项目签约;走出厦门,外出北、上、广、深等地招商,推动中能瑞新储能电芯、溪木源区域总部等优质项目签约;盘活地块、厂房等载体资源,引入中科海锐、国检宏业等9个“零地招商”项目……今年来,一个个高能级项目接连落地同安,成为区域发展热力指数的蕞佳注脚。...

厦门工博会:聚焦智造部分展品将用于厦门重大项目

厦门工博会:聚焦智造部分展品将用于厦门重大项目

  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虚拟直播工具……7月7日,为期4天的厦门工博会拉开帷幕,开展当天,不少新奇智能制造装备亮相。据了解,部分参展的装备还将用于厦门重大项目中,加速推进工程建设。本届厦门工博会聚焦智能制造,带来一场行业交流盛会,共话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现场:智能制造、虚拟设备亮相展会   金龙无人自动驾驶校园巴士、售卖车、...

厦门市分行:全力支持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

厦门市分行:全力支持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厦门市分行:全力支持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   厦门市分行支持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本笔贷款的投放实现了市分行绿色金融贷款零的突破。据悉,该项目总投资6.3亿元,项目以绿色建筑一星级为建设目标,项目将建成含厂房、库房、污水处理站等智能制造产业园...

厦门市将建设金砖数字工业智谷

厦门市将建设金砖数字工业智谷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露虹)紧抓工业互联网机遇,我市将建设厦门金砖数字工业智谷。昨日,“厦门金砖数字工业智谷”项目用地成功摘牌。该项目位于湖里区湖边水库东片区。   该地块竞得者厦门新数科创有限公司,由厦门软投公司与火炬集团下属火炬资运公司、湖里国投联合设立。项目将作为软件园二期拓展区,由火炬高新区、湖里区共同管理、共同扶持。   信息显示,厦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