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启动四大物流园区规划
东渡—象屿—航空港物流园区、海沧物流园区的概念性规划近日通过初审。
近日,东渡—象屿—航空港物流园区、海沧物流园区的概念性规划通过了初审。据了解,目前杏林、刘五店物流园区的规划也正在进行,近两个月也将完成评审工作。厦门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就此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厦门市副市长徐模表示,要用规划来指导两个园区的建设和运营,做好推介和项目、企业的引进工作,把它建设成为厦门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基地。
据介绍,根据厦门物流园区的规划,厦门市将在海港、空港和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地,以及保税区的附近,建设以国际物流为主,同时办理区域物流、城市物流的综合性的物流园区。其布局为:东渡—象屿物流园区、海沧物流园区、航空港物流园区、浏五店物流园区等四大物流园区。
在整合前期各专项规划、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昨日分别提交了东渡—象屿—航空港物流园区、海沧物流园区的概念性规划。据悉,两个园区规划经过修改后将报市有关部门进行再次审核。
徐模表示,今后,大的批发和商品交易中心、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也要纳入全市物流发展规划,与厦门物流园区和重要物流节点协调发展,节约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东渡—象屿—航空港物流园区:成为亚太采购中心和国际货物集散地
东渡—象屿—航空港物流园区位于厦门本岛西北部沿海地区,背靠湖里工业区、火炬高科技园和东北部高科技园。其规划范围包括东渡—象屿片区和航空城北片区两个片区。
根据规划,该物流园区将依托东渡港区和高崎国际航运空港设施,形成海陆空联结,双港联体运作,同时利用象屿保税区的优势发展国际物流,实现保税区与海港、空港联动发展,蕞终实现保税物流和非保税物流的结合,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的结合,成为亚太采购中心和国际货物集散地,并向具有国际自由贸易区功能的国际物流园区发展。
以港口用地和仓储用地为主,还包括商业金融业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市政府设施用地、工业用地。
其中,港口用地212公顷,规划对东渡5号—18号集装箱泊位、煤码头、鹭甬油码头用地进行整合,理顺作业区内部道路,形成内部交通顺畅互为一体的码头作业区。
仓储用地150公顷,仓储用地分为仓库用地和堆场用地。高殿一号路以南区域仓储用地布置于港中路的东侧,以北区域仓储用地布置在港中路沿线公顷,规划为了满足区内办公、商品展示、商业服务、邮政、快递、保险、税务等要求,规划行政办公用地和商业金融用地。规划除保留象屿区一期内的管委会大楼和海关办公楼及保税市场大厦、海关联检中心大楼外,于湖里大道与港中路交叉口地块设置一块商业金融设施用地。于高殿一号路一侧规划一处行政办公用地和商业金融用地,并与保留的市政设施用地、规划公共绿地形成东渡—象屿片区的公共中心。
主要包括航空货运中心用地、航空公司基地、仓储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行政办公用地等。其中航空货运中心用地33.5公顷,包括国际货站、国内货站、快件中心等。
航空公司基地26.2公顷,这是为厦门航空港引进第二家、第三家基地航空公司预留用地。
海沧物流园区:建成国际型保税物流园区
根据海沧分区规划,海沧物流园区分为“一园、三中心”。一园为海沧保税物流园区,三中心分别是海沧铁路货运中心、海沧港区物流中心和海沧东孚物流中心。海沧物流园区规划总面积约478.07公顷。
海沧物流园区的总体定位为厦门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地区;是区港联动、海港联动、公铁联动的重要区域;是海沧港口及工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海沧港区及嵩屿港区集疏运的重要服务窗口;是集装箱、大宗散货及化工品集散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厦门东渡—象屿—航空港物流园区、杏林物流园区、刘五店物流园区共同构成厦门物流产业发展的基地。
海沧物流园区中海沧保税物流园区位于海沧南部工业区东南京口岩山西侧;海沧铁路货运中心位于海沧南部工业区南海一路和建港路交叉口南侧;海沧港区物流中心区位于海沧港区中部和西部岸线北侧;海沧东孚物流中心位于海沧东孚铁路编组站南侧。其中海沧保税物流园区规划面积约129.01公顷。
物流园的基本功能是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结算、需求预测、物流系统设计咨询、物流教育培训等功能。
根据物流园的功能分析,规划把园区共划分成6个功能区,分别是综合服务区、进出口货运中转区、进出口保税区、空箱堆场区、货运入口区、货运出口区、修箱停车区和防护绿地区。
地址:福州市东水路18号联系电线
主办: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承办:福建省交通信息通信与应急处置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由厦门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