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文化艺术中心也是老厂房改造的经典案例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其实,文化艺术中心也是老厂房改造的经典案例
一座座废旧的老厂房经过翻修改造,变得充满了艺术气息的地方,“老厂房改造”大概是近年厦门人口中的流行词汇。
其实老厂房改造在十年前就已经有了,在体育路的文化艺术中心就是一个例子。这里原本是厦门工程机械厂的旧厂房,政府把这个老工厂改造成一个十三万平方米的大广场,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文化宫、美术馆都搬了进来。
在文化艺术中心落成之前,厦门的小孩看书要去文灶或公园南路,体验科技要乘船到火烧屿,参观博物馆要上鼓浪屿,学习舞蹈音乐得去文化宫。一个充实的周末是足迹遍布半个厦门的,而现在厦门小孩的“德智体美”可以在文化艺术中心里全面发展。
厦门市图书馆蕞早在公园南路,2007年市图的总馆迁入文化艺术中心,也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两层楼高的建筑,此外,市图还有16个分馆。
市图内部可以简单的分成少儿借阅区、公共图书报刊借阅区、文献期刊阅览区、IT体验区和报告厅。
每天市图还没开馆的时候,就有很多住着附近的爷爷奶奶“守候”在门口,等着进去看报纸,考试季的时候也能在市图里看到不少备考大军。
特别喜欢图书馆内中庭的花园,有种在钢筋水泥里找到一片绿洲的感觉,晴天的时候可以找一本书,坐在中庭里看一下午。
每个周末图书馆都会举办讲座、读书沙龙以及放映电影。大部分的讲座是业内人士主持,图书馆偶尔会有知名的公众人物开讲,并提前给出报名时间和通道;读书沙龙一般是围绕一本书展开,有中文图书也有外文图书,主持人也是国内外都有;而放映的电影有新有旧,大部分的电影类型都有。图书馆会在每月底将下个月的活动安排整理出来,并且印成纸质版放在馆内取阅。
市图给读者的体验感可以说是不错的,有自助的读书借还机器,图书杀菌机,以及可以用交通卡在馆内使用自助复印机。
凭个人的社保卡或身份证之类的有效证件,缴纳押金就能办证借书,书刊借期为21天,到期前可续借1次,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续借。
在小朋友眼里科技馆是一个充满神奇魔力的地方,就算以前科技馆在火烧屿,每年也能坐船去好几趟,还不包括春秋游。
迁入文化艺术中心的科技馆变得更大,内容也丰富了不少。展馆分成五个区:海洋摇篮馆、探索发现馆、创造未来馆、和谐发展馆、儿童未来馆,还有一个区域作为临时展区,不定期更新内容。
科技馆蕞吸引小朋友就是馆内器材设施的互动体验,科技馆里有400余件互动展品,力量挑战、磁电实验等等都是厦门小孩专属的“回忆杀”,很多已经当爹当妈的90后会带着小孩去体验自己小时候的“高科技”。
科技馆边上就是厦门市博物馆,厦博的旧址在鼓浪屿的八卦楼,随着时代的发展,西式居民楼已经无法满足文物的保护需要,才把部分馆藏迁入文化艺术中心。
厦门市博物馆有七个场馆,在文化艺术中心的是主馆,在金砖会议前后,厦门市博物馆曾接待过埃及元首夫人和大使馆外交人员。
主馆除了固定的厦门历史陈列区、闽台风俗展区、石雕大观园,还不定期地与其他城市的博物馆合作举办主题展览。剩下的六个分馆分别是郑成功纪念馆、厦门经济特区纪念、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思明破狱斗争陈列馆、陈化成纪念馆、陈胜元故居。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工人体育馆是隶属于工人文化宫的,“工人文化宫”这五个字可以算是老一辈厦门人的回忆杀,旧的工人文化宫在中山路和新华路的交叉口,是一座苏联式的建筑,工人文化宫曾经是厦门全市文化和娱乐的中心,每到五一、十一,市民们成群结队从中山路等涌向这座米黄色的独特建筑,宫外的广场有职工庆祝汇演,宫内的剧场电影和演出一场接着一场。
2002年工人文化宫旧址被拆除,六年后“落户”文化艺术中心。现在的工人文化宫划分成综合活动楼和工人体育馆两个区域。
体育馆里有五个经营性场馆:综合馆、游泳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网球馆。
市民可以办卡入馆运动,体育馆也有开设培训课程,每到周末体育馆里还是蛮热闹的,尤其是厦门体育中考开设游泳项目后,很多中学生会来这里练习;
而综合活动楼相对就冷清了许多,以前文化宫旧址的热闹场景早已不复存在,综合活动楼更多是当做一些艺术培训的教室来用,偶尔市图会邀请知名人士到文化宫开讲座。
厦门市美术馆有六个展厅,前前后后承办过不少展览。展览是国家书法居多,偶尔也有协办过国际性的展览。
美术馆隶属于厦门市文化馆,每个季度都有开设艺术普及的免费课程,招生对象从6岁到75岁,覆盖各个年龄层,课程种类也是五花八门,绘画、书法、舞蹈、瑜伽、电子琴、哥仔戏都有。
隔壁的闽南神韵剧场算是蛮多旅游团的经典项目,用一个小时左右让游客感受闽台历史文化。
开放时间9:00~17:00(美术展厅)
文化艺术中心除了以上展馆,还有一座城市展览馆,里面可以参观了解厦门市的规划发展,厦门市总工会也在文化艺术中心里。
中心的广场几乎每天都有叔叔阿姨在打太极拳,时不时还有文艺演出。大润发超市、金逸电影院都在这里开了好些年,商业街里人来人往,广场附近的健身房、体育中心、医院一应具全。
在周边市民的眼里,这里不仅仅是看书、看展的地方,更是家门口的便民广场。其实文化艺术中心已经很难看到老工厂的痕迹,只有入口处的“五一文化广场”暗示着这里曾经是一座老工厂。
这个十年前的老厂房改造你觉得怎么样
文:秘密厦门 图:秘密厦门 、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由厦门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